部门预决算要公开到基本支出项目支出
12日召开的全市财税金融工作会议,研究推进我市财政、金融协同改革的措施和办法。从明年起,市县两级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都将公开预决算,“三公”经费也要全部公开。深化济阳、平阴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动两县在贷款抵(质)押物、直接融资、信用体系建设、民间融资等领域开展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
房地产营业税增速降近七成
今年前8个月,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8.27亿元,增长12.38%,完成全年计划的68.21%,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85.76亿元,增长11.7%,税收比重77.59%,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县区收入最高的历下80.25亿元。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我市财政收入近年来增幅呈明显回落趋势。相关数据显示,全市财政收入增幅由2010年的26.6%,快速下降到了2013年的13.9%,今年的增幅比去年又有所放缓。而且,重点税源行业税收也大幅下滑,1月到8月,房地产税收增长4%,低于全市税收平均增幅7.7个百分点,尽管放开了限购,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房地产业营业税前8个月仅完成32亿元,增长0.75%,比去年同期下降68个百分点,成为影响全市税收增幅的主要因素。
不安排新建办公用房项目
当前,济南的财政专项资金存在项目名目繁多、多头管理、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市将对财政专项资金,特别是竞争性领域专项资金,全面排查梳理,逐一甄别,凡政策依据不明确、评价效果差、审计中发现问题较多的,拉出清单,坚决予以取消。对确需采用专项资金扶持的项目,将探索改变扶持方式,采取基金等市场化运作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期我市将组织一次全市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截留、挪用、滥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行为,发现一起通报一起、处罚一起,绝不姑息。与此同时,我市还将严控楼堂馆所建设,严格审核党政机关办公用房项目预算,新建项目一律不予安排,除危房外,一律不安排财政资金用于维修改造。
市县两级公车数量也要晒
在深化预决算公开方面,从明年起,除涉密信息外,济南市县两级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都将公开预决算,“三公”经费也要全部公开。公开的内容有出国(境)人数、公车数量、接待人数等。公开范围将扩展到全口径预算,政府预决算要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专项转移支付要公开到具体项目,部门预决算要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另外,我市下一步将把政府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公共财政预算的统筹力度,相关支出优先从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中安排,不足部分再通过公共财政预算解决。对各类专款,也将打破部门界限,加大整合力度,增强综合运筹和优化配置能力。
推动小贷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
今年上半年,我市金融业完成增加值280.6亿元,增长15.8%,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10.8%。今年前7个月,我市金融业实现税收76.7亿元,增长了17.9%。
下一步,济南将有序稳妥推进金融业改革。稳妥推进济南农信社改革,加快组建济南农商银行,并努力成长为运作规范、风险可控的银行类金融机构。章丘、平阴和商河也将加快推动农信社改革,采取多种措施化解不良资产和隐形包袱,引入社会资本,改善资产质量。我市还将深化济阳、平阴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工作,推动两县在贷款抵(质)押物、直接融资、信用体系建设、民间融资等领域开展试点,支持信贷品种创新,探索发展普惠金融。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推动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并积极稳妥发展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民间融资登记服务机构,力争年底发起设立2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