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手”成了农村热门新职业

04.06.2019  11:01

 

  小满时节,在邹平市高新街道绿蔬源合作社,记者见到了“飞手”崔健。3年前,他还在卖猪饲料,现在,34岁的他是邹平一公司下属的“飞防联盟”大队长。
  “飞手”,是无人机驾驶员对自己的称呼。眼下,随着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飞手”成了当下热门的新职业。
  崔健家住邹平市长山镇官庄村,成为“飞手”完全出于偶然。2016年,他在网上看到有人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联想到身边土地大量流转的现状,就萌生了当一名行业“飞手”的念头。正好,当地的一家农药批发公司购进了6架无人机,年底,崔健就放弃原来的工作,加入农药公司,成为一名职业“飞手”。
  按照国家规定,“”无人机需要执照。崔健也是通过培训、考试,获得《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操作手合格证》后才上岗的。考无人机执照难不难?“和考汽车驾照差不多。”崔健说,特别是机器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无人机操作难度已经越来越低。
  “机手带机作业,每亩服务费是6元,如果自己有飞机,只雇用机手操作,每亩服务费是1元。”崔健介绍说,一架植保无人机价值8万多元,作业面积达到1500亩就能收回成本,所以,现在不少种植大户都购买了无人机。
  绿蔬源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买了一架。“我们这860亩小麦,用无人机一天就能喷完药。原来给这些地打药,需要雇用十几个人,要花五六天才能打完。”合作社理事长甘冲介绍说,如果能出去揽活,用自己的无人机再给别人打药,回本的速度更快。甘冲是崔健的客户之一。
  有了无人机,揽活是关键。“我们是一家农药代理公司,公司购进无人机,目的就在于服务客户,以服务促销售。在每年冬季的农药订货会上,客户就把农药和飞防的订单一块下了。今年年初,我们就已经接了10万亩的订单。”崔健说。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2018年,崔健所在的农药公司成立了“飞防联盟”。联盟成员有20多人,他们中有的是带机加盟,有的只是单纯的“飞手”,年龄跨度从19岁到52岁都有,但以80后、90后为主。
  “做‘飞手’,最大的缺点就是工作季节性强。”崔健说,一个“飞手”如果光在本地作业,一年满打满算也就干4个多月。因此,“飞防联盟”的“飞手”也自己接单。“飞手”张川,来自高青。去年,他的作业面积达到3万多亩,其中2万亩是在本省作业,余下的1万亩是在新疆。现在的“飞手”越来越像早先的麦客,随着时令全国各地到处跑,新疆、河南、安徽、吉林等地都去,有时一待要待上半年。
  魏桥镇大坡村青年刘欢,是崔健亲手带出来的新“飞手”。到5月份,他已经飞了一个半月,作业面积1万多亩,收入一万余元。
  “现在‘飞手’很紧俏。”崔健说,他们有一个“飞手”微信群,从群里情况看,整个山东到处都缺“飞手”。“‘飞手’已成为热门职业,优秀的‘飞手’备受市场青睐。”         农村大众报记者 郭杰  通讯员 李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