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营养强化演变:从防病到保健
在欧美发达国家,对日常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已有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历史。其最初动机是为了消除和缓解某些营养缺乏病。
1915年,为防止甲状腺肿,美国出现了商品化的碘盐。此前,食盐加碘已在欧洲实现,瑞士首先在家用食盐中加碘。
1918年,由于黄油不足,使维生素A缺乏症急剧增加,丹麦人把鱼肝油加入到人造奶油中,解决了这个营养问题。1936年,美国营养审议会建议在牛奶和人造奶油中强化维生素A和D,这个措施消灭了美国幼儿的佝偻病。
然而,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食品营养强化才开始真正大规模应用。1941年底,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提出强化面粉的标准,从1942年生效,规定必须在白面和面包中强化维生素B1、B2、尼克酸和铁。这一举措在美国彻底消灭了癞皮病。
此后,对其他谷类食品等的营养强化随之兴起。例如,1943年对玉米粉进行强化,1946年对糊状食品进行强化,1952年对面包强化,1958年对大米强化等。
由于食品营养强化在消除和缓解某些营养缺乏病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也相继开始推行相似的做法,颁布了与营养强化有关的法令和规定。例如,自1944年起,加拿大效仿美国,规定在面粉及其制品中强化维生素B1、B2、尼克酸和铁;日本在1949年设立了食品强化研究委员会,1952年在其国民经济趋于稳定时建议食品应强化并制定有关标准,颁布《营养改善法》,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大力推进营养强化米等强化项目。
菲律宾也于1948年开始对大米强化维生素B1、尼克酸和铁,并且推行了在味精中强化维生素A的项目。195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建议,运往发展中国家的牛乳中应强化维生素A和D。欧洲各国也在上世纪50年代先后对食品营养强化建立了相应的政府监督管理体制,并对食品进行营养强化。
此后,食品营养强化的注意力开始从消灭大规模的营养缺乏病转移到保证日常生活的营养平衡方面。随着妇女外出工作,母乳喂养减少,各种婴儿配方食品大量出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营养强化的快餐食品饮料、休闲食品和调味品也应运而生。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介绍,此后一些年来,发达国家中营养强化工作的注意力,转向为控制热量和其他营养成分的人以及一些对营养供应有特殊要求的人制作营养食品。例如,希望减肥的人会减少自己的食物数量,这样做的结果是在降低了热能摄入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从而造成营养问题。在专门配制的减肥膳中往往需要强化热能以外的其他营养素,尤其是钙和微量营养素。一些容易发生营养问题的人群包括长期减肥者、对食物特别挑剔的人、大量饮酒者、吸烟者、口服避孕药者、生活压力大的人、饮食不规律的人、孕妇和乳母等,他们都可以从营养强化食品中获得益处。
屏蔽此推广内容 对于有人质疑目前我国在食品中普遍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现象,范志红表示,这种问题并不存在,“相反,我国在这方面太落后于国际水平了。”
“美国早就开始对面粉进行营养强化,至今国民膳食中25%以上的维生素和钙、铁元素来自于营养强化食品。美国的牛奶、豆浆都做营养强化,脱脂牛奶里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D,豆浆里也加钙,因为豆浆只有牛奶中钙含量的十分之一,用它替代牛奶容易导致钙不足,所以要特意强化钙。”范志红介绍说,“美国营养界的食物营养强化理念是,尽管居民的饮食习惯难以短期改变,但通过营养强化,可以让居民要发生营养缺乏都很难。因为只要吃主食,面粉都强制加了多种维生素,可以进行补充。”
在范志红看来,当前,强化食品的发展方向已经从过去的“预防营养缺乏病”转移到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方向上来。在典型的营养缺乏症已经少见的发达社会中,人们需要充足的营养素供应,以改善体质、预防疾病、增强活力。虽然对于强化的数量和方式还有着争议,但是营养强化越来越紧密地与保健目的相结合的趋势似乎是不可改变的。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