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厅长在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上的发言
编者按:6月1日,首届全国环境互联网会议在济南召开。现将张波厅长在会议上的发言刊发如下,供学习参考。
公众环境需求是推进环保事业的根本动力
笼统地讲环境保护,大概没有人反对。然而一旦涉及具体层面,不同的人站在不同角度,认识就不一致了,有时甚至截然相反。所以,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局部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关系问题,说到底,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而且发展下去必然是严重的政治问题。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正在推进的是发展中国家的环保工作。清晰地认识这一点非常重要。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 总体上我们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污染物排放的新增压力很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已经普遍超过75%,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达到65%左右,与今天的中国有很大不同。
二是 我国的东中部地区人口密度、企业布局密度很高,单位国土面积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很大。在这一点上,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能够与我们相比。这意味着就个体而言,同样的环境努力却换不来同样的环境成效。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同样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探索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的新途径。
中国走出这样一条新的途径,就会为世界上所有的发展中地区树立一个好榜样。作为发展中大国,我们有这样的责任。
如何既改善环境质量,又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是当前阶段必须破解的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种“融”的理念和方法,对于探索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新途径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公众的环境需求是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根本动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把环境保护在内的社会活动推向公众参与的新时代。诚信为本,意志相通。只要胸怀大局,真诚努力,所有关心环保的人,不管开始认识有多么不同,冲突有多大,终究会走到一起。
作为地方环保部门,我们将在环境保护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公众监督把‘阴暗面’亮出来,政府顺应民意认真整治,整治效果依然接受公众监督”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公众参与,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为探索建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作出山东环保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