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高新区:审计推动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脚踏实地”
近年来,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审计工作处紧紧围绕全区“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发展定位,坚持把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作为首要任务,转变理念、创新方法,推动启动“最先一公里”,打通落实“最后一公里”,当好了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员”和“助推器”。
围绕中心,把住跟踪审计切入点。结合高新区战略部署,牢牢扭住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到位、风险防范开展跟踪审计,围绕推进信息化产业发展,对财政投资或扶持的惠普基地、科技图书馆、创客中心等重大项目,以及美猴动画、豆神动漫等一批新兴文化产业和科技创新企业进行了审计,做到了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与市场主体的无缝衔接。围绕推进简政放权,与管委会党工委纪检大巡视相结合,对“三公”经费使用、工商登记后置审批、工程领域监管等情况进行了审计,促进管委会出台办法进一步规范政府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审批,实行重点项目部门联合审批制度,企业登记注册一站式审批、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围绕增进社会福祉,组织开展了养老服务业、减轻和公平企业税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专项审计,揭示了部门执行政策滞后、养老服务业机构建设手续不齐全、信息化产业多头管理等问题,促成管委会专门成立信息产业办公室,统一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启动村级审计,将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确保民生政策落地生根。
创新方式,推进审计资源大整合。加快审计指导转变,不断保障和优化审计供给。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关注政策与财政资金的因果联系,增强政策执行的可行性、连续性和协调性;关注部门推进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彰显权责一致、追踪问效;关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评价教育、扶持中小微企业、社会保障等资金的使用绩效,确保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将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纳入经济责任审计体系,关注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规范性、政策推进的顺畅性、执行政策的有效性,尤其是对接中长期规划量化指标、年度责任考核目标,对领导干部落实政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进取作为。与政府投资审计相结合,强化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借助社会中介机构力量,实现监督全覆盖,并统一召集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定期点评、通报,确保政府投资安全高效运用。
改进技术,提高跟踪审计实效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施审计,加大审计成果开发利用力度,切实提高审计精准度和实效性。一方面,建立“大数据+审计”模式,借助智慧城市数据存储、分析平台,全面掌握相关行业、部门单位政策信息,大规模采集、归整和分析财政、地税、社保、民政、工商等数据,加强跨行业、跨领域数据关联分析,达到用数据流反映资金流,用资金流反映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目的。如,从税收征收数据中筛选养老服务机构缴税情况,审查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否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企业所得税等,推动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改进、研发和推广审计新技术,进一步解放审计生产力,力求更快捷地筛查疑点线索、破除障碍盲区。如,将简政放权事项整理成规范的二维表格,将省市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与本级取消和承接事项对比分析,发现和揭示落实简政放权政策不到位的问题。该处形成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跟踪审计计算机审计方法》荣获全省2015年计算机审计方法评审一等奖。(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