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藏秘密 累计时数可算学分

26.04.2016  04:07

高校志愿服务藏秘密 累计时数可算学分

 12月5日是第27个国际志愿者日,越来越多的人们用当义工、做志愿服务等方式来服务社会、收获快乐,其中自然少不了大学生的身影。记者了解到,广西部分高校将大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纳入了学分考核体系,从学校层面对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进行认可。但也有相关专家表示,志愿服务的精神是不求任何回报,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能“挣”到学分,似乎有违志愿服务初衷。

  志愿服务“学分激励”会在大学生中产生怎样的反响?学校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将之纳入学分考核体系?“有违初衷”的问题到底出在哪?12月4日和5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我区部分高校和专家。

  学生声音:

  志愿服务藏着小秘密

  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其本意是引导更多学生参与其中,但在一部分学生那里,却形成了另一种“解读”。某驻邕高校大三的王同学告诉记者,当初他之所以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一方面是因为看到学长学姐都去重大活动中担任志愿者,他认为很光荣很有面子。更重要的是因为听说参加志愿活动超过80个小时,还可以算2个创新实践学分,并且他打算毕业以后出国,国外高校很重视社会服务经历,志愿活动能给他加分。

  王同学表示,其实该校有不少学生像他一样抱着功利的心态,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他曾经有一位学姐,如今已经在英国剑桥大学念书,大四那年,为了出国她连很多专业课程都不上了,但学校的志愿活动她却会去参加,因为这些经历有助于她出国。

  广西高校一名负责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的老师告诉记者,大多数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时是为了服务社会,可也有一部分学生有自己的小算盘。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活动的指导过程中,她时不时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参加活动前会热切地询问“能不能进会场”、“能不能和外国人打交道”?有外语专业的学生分配到诸如“站门口”、“搬凳子”等工作就不高兴,还有人干脆撂挑子,因为“不能学以致用,锻炼口语”。

  “学生如果为了学分去参加志愿服务是不合理的。”广西一所驻邕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李同学对此的态度非常明确。她说过去同学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心态很单纯。当同学们得知毕业时必须要有社会实践分,并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以算学分,她明显感觉到很多新加入到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大一学生很功利。“每次有志愿服务活动,有的同学会先问清楚,这项活动能不能够盖章,可不可以算社会实践分。如果可以盖章,报名的学生就会特别多,没有选上的学生还会有情绪。”李同学说,有同学参加完某项活动,如果颁发的证书不被认可为志愿服务活动,还会生气。

  老师观点:

  评学分有违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活动本是无偿、不求回报的,但做志愿服务可以获得创新实践学分的做法,让志愿活动有偿化了。”广西驻邕高校一名从事志愿者活动长达十多年的指导老师表达了她的担忧。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该老师明显感觉到,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挣学分或博资历而来。

  这名高校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观察分析介绍,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尤其是诸如服务“两会”、高端论坛等重大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心态:

  第一出于社会责任感,想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第二是想到现场看一下,从志愿服务这个渠道感受重大活动的气氛;第三是接触一些平时自己接触不到的人,提高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或专业水平;第四是周围的同学都报名了,反正自己闲着也没什么事,还不如去凑热闹。

  这名老师发现,第一类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时,热情饱满,遇到意外情况会想尽办法去解决;而后面几类学生在提供志愿服务时,如果遇到不如意的情况时,容易出现消极懈怠的情绪。她举例说,有一年学生在做中国-东盟博览会志愿者时,同是负责展馆安全和秩序的大学生,有人在展馆里聊天玩手机,而有人却在尽职尽责地给市民倒水,帮助保卫人员“盯小偷”。

  这名老师介绍,一部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本来就报有各种各样的“目的”,学分激励更是刺激了“心态复杂”的那部分同学。在该校刚执行创新实践学分那一年,该校各类志愿活动的报名人数比往年增加了20~30%。目前,该校通过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提高学生的认识,让部分学生真正领悟到志愿活动的精神内涵,还志愿服务其本来的面目。

  学校回应:

  是认可不是回报

  “给学分不是目的,学校更看重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广西医科大学团委书记覃雄说。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从学校建校之始,志愿服务就有了萌芽,医学专业的学生无偿到田间地头为农民看病。几十年来,志愿者服务在校内外蓬勃发展,该校几十个学生社团,八成以上是具有志愿服务性质的公益性社团。

  覃雄认为,有没有学分,该校大部分学生都会去做志愿者;而学分评价只是把另外的一小部分吸引进来,扩大了志愿服务参与的面。据介绍,2011年,该校根据国家相关文件,制定了《本科生社会实践实施办法》,规定从2012届学生开始,将假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设定为“必修学分”,其中志愿服务活动占0.6个学分。

  志愿服务活动同样可以算学分的高校还有广西大学。该校教务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志愿服务只是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的一个部分,其中包含科技发明创造、课题研究、论文发表、学科竞赛、文体赛事、假期实践等多个项目,从2002年开始,学校已经将创新实践纳入学分评价体系,只是当时为选修学分,学生未必会以此申报获得。2011年,学校第三次修订了该学分评价体系,要求从2008级本科毕业生开始,创新实践的2个学分为学生必修学分,学生可从以上多个内容中任意选取一项申请学分(根据项目和所获奖项不一,学分的权重也不一样),不修满就不能毕业,其中,志愿服务活动的“门槛”是至少服务80小时,并且由接受服务单位提供证明,团委还需进行审核认定。

  广西大学教务处一老师介绍,育人、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是我国高校教育的4大职能,志愿服务本来就体现了高校教育职能的几个方面,将之纳入学分评价体系,体现的是高校的引导,也是对学生行为及各种成果的认可,这种认可,不涉及物质或精神的“奖励”,并不属于回报。

  记者了解到,将学生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评价体系在区外多所大学已经实行,此外,区内的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也曾经有老师建议将其纳入学分考核的范畴,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暂未通过。

  探讨:

  问题出在评价机制还是“志愿服务习惯”?

  记者从团区委获悉,近些年广西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今年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区党政部门、企业、学校及民间志愿者组织等各系统现有注册志愿者总人数达到114万多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3095个。

  南宁团市委社工督导、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理医生黄玲认为,高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学分评价体系的初衷是好的,但因为我国志愿服务体系不完善,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树立起公共意识,没有认识到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到了大学,突然将志愿服务的理念“嫁接”到孩子身上,才导致一些学生带着功利心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但这问题本身并不出在评价体系,而出在志愿服务的习惯和传统。她认为,我们应该从小学、初中就要建立社会实践这门课,家长也应该注意培养孩子的公共意识,让孩子从思想上认可这一做法。

  一名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高校老师说,与国外发展成熟的地区相比,我国部分志愿服务参与者的思想积淀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学生志愿者们能感悟志愿服务的真谛当然很好,即使没有,对这一领域有所尝试、了解和体会,通过这一渠道接触社会,至少为学生打开了志愿服务这一扇门,对培养志愿服务习惯有利。某驻邕高校大三的王同学坦言自己最初加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目的不纯”,但为了加学分,他一直很积极参加各类志愿活动,渐渐地也喜欢上课余参加志愿服务的生活状态,如今他志愿服务的时间早已超过80个小时,但他仍然活跃在志愿者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