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拨款定额试点高校三类专业名单出炉
中国山东网2月2日讯 (记者 张晓黎 通讯员 孔进 章亚斌)今天下午,记者从山东省财政厅获悉,在去年底出台《关于改革拨款定额鼓励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意见》、启动山东省高校拨款定额改革的基础上,山东高校拨款定额改革取得新进展,试点高校A、B、C三类专业名单已经出炉。记者了解到,财政拨款对A类优势专业上浮10% ,对C类专业核减20%。
经申报和专家评审,山东建筑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政法学院10所省属本科试点高校A、B、C三类专业已合理确定。其中A类优势专业占31%,B类基本专业占52%,C类专业占17%,C类专业中,限制性专业和预警专业占60%以上。据此,山东省财政在安排2015年部门预算时,对10所高校的A类专业,在其专业定额基础上,上浮10%的比例核定经费;B类专业,按其专业定额核定经费;C类专业,在其专业定额基础上,按20%的比例核减经费。
据山东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调研员王宇轩介绍,高校拨款定额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合理确定各学校的“三类专业”,确定专业分三步走。第一步,各高校按照三类专业划分的原则,立足本校实际,统筹考虑办学定位、专业条件、社会需求及我省限制性专业、预警专业目录,编制上报专业划分初步方案,10所学校共上报A类专业169个,占全部专业的31%;B类专业314个,占59%;C类专业54个,占10%。第二步,省教育厅、财政厅组织专家对各校方案进行论证,专家组综合各专业布点情况、专业竞争优势、学校办学特色等因素,通过审阅材料、现场质询、会商等评审环节,分学校确定了调整建议方案。第三步,各校按照专家意见进行修订,并形成最终方案。总体上看,形成的划分方案更加符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更加鲜明。由于A类专业都是学校的优势专业,在校生规模远远大于C类专业,保证了试点高校定额拨款均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各试点高校对此次改革非常赞同,认为改革对山东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刘兴云说:“大学发展的关键在专业,通过定额拨款这一资金杠杆助力专业的优胜劣汰,从而使优势专业更强,有利于引导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优势专业建设上。这对于高校的合理定位、特色发展,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山东交通学院院长鹿林说:“这次改革是现代财政制度创新的重要表现和难得案例。它改进了传统的财政对高校定额拨款方式,使财政拨款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学校特色相结合,强化了对高校特色优势专业的政府支持力度,激励高校对其重点专业的培养资源的调度和整合,从而形成学校的竞争优势,同时,也促使高校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专业进行调整、改善以至淘汰。这将鼓励高校对办学优势专业的着力提炼和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财政资金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袁培全表示,在此基础上,山东省财政厅将会同省教育厅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深入推进高校拨款综合改革。一是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情况、人才培养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三类专业的划分。二是稳步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在所有省属本科高校实行拨款定额改革。三是积极稳妥推进高校拨款改革。高校拨款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次试点是一个突破口。“下一步,我们将加强调查研究,逐步将能够反映高校应用型大学建设、教学科研、财务管理水平的指标与财政拨款挂钩,深入推进高校拨款综合改革。”
相关链接: 为解决高校扩招过程中出现的部分高校办学定位不够准确、学科专业设置求多求全、专业呈现同质化等问题,2014年11月,山东省财政厅会同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改革拨款定额鼓励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意见》,启动了高校拨款定额改革,鼓励高校特色发展。《意见》提出,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基础,将学校的学科专业分为A、B、C三类,分类实施浮动定额拨款。A类专业是学校利用优势资源发展的特色专业,省财政在其专业定额基础上,上浮一定比例核定学生定额经费。B类专业是满足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基本专业,省财政按其专业定额核定经费,不进行浮动。C类专业是不符合学校发展定位和办学特色的专业,省财政在其专业定额基础上,按一定比例核减经费,个别专业直至不再安排。改革采取“一校一策”,充分尊重高校办学自主权,专业划分和调整方案由学校自主申报,经专家论证、调整修订后确定最终方案。考虑高校学科专业调整的系统性和复杂性,2015年先选择10所高校进行改革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