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希英,针线缝出三十年拥军情

13.08.2015  16:37

陈北村是利津县陈庄镇的一个小村子,在村西北角有一户没有大门的旧院子,房子还是上世纪盖的土屋,这就是魏希英的家。把承诺挂在墙上  魏希英拥军敬老,还得从1982年她在镇上办起了第一家缝纫店——海鸥缝纫店说起。

   △魏希英在加工布料。

  陈北村是利津县陈庄镇的一个小村子,在村西北角有一户没有大门的旧院子,房子还是上世纪盖的土屋,这就是魏希英的家。
  小院不大,十分干净,屋里家具没几件,最亮眼的是迎门墙上“为孤寡老人、烈军属免费加工衣服”的牌子,墙上还满满地挂着大小不一、规格不等的奖状,凝聚着魏希英三十年来的拥军情愫。
  今年71岁的魏希英老人在当地是出了名的拥军户,她三十年如一日心系子弟兵和烈军属,免费为他们裁剪、加工衣服,为战士做鞋垫2万余双,被国家民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荣获“山东省拥军模范”、东营市“十佳市民”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把承诺挂在墙上
  魏希英拥军敬老,还得从1982年她在镇上办起了第一家缝纫店——海鸥缝纫店说起。那墙上挂的牌子,也源自三十年前缝纫店的一件事。“1982年11月份的一天,我刚开门,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大爷拿着一件布料走进来要缝剪衣服,我让大爷过两天来取。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就是不见那位老大爷来。”魏希英说。直到两个月后的一天,老人才出现。“大爷,您怎么才来啊,衣服早就做好了。”魏希英说。大爷有点难为情,从怀里掏出皱皱巴巴的九毛钱,递给了魏希英。原来,这位大爷是孤寡老人,送完衣料没钱来拿成衣了。过了年之后,他攒了点鸡蛋拿到集市上去卖,才凑够了拿衣服的钱。魏希英把钱还给了大爷,说:“大爷,这钱俺不要了,往后你老来做衣服就行,俺分文不收。”大爷走后,魏希英心里很不是滋味。第二天,海鸥缝纫店里多了一个“凡孤寡老人、烈军属一律免费加工衣服”的牌子。
一做就是三十年
  孤寡老人、烈军属一律免费加工衣服!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全镇符合条件的人很多,仅敬老幸福园就有近100名老人。为了掌握全镇各村的军属、孤寡老人的穿衣尺寸,魏希英挨家挨户跑了好几天,才把档案建立起来。为了在免费加工衣服的同时,保证缝纫店的正常经营,魏希英常常干到凌晨两三点,早晨五六点起床接着干。
  魏希英还免费为烈军属、优抚对象的子女举办培训班,一期有两个月,手把手传授缝纫技术。加工衣服之余,到镇敬老院看望老人成了魏希英的习惯,一时忙得去不了,敬老院里的老人都念叨:“老魏咋不来了,是不是感冒了。
年过七旬仍坚持
  岁月不饶人,如今魏希英已是一位戴着老花镜的老人了。多年劳作使魏希英患上了关节炎,十个手指骨节肿大,下雨阴天浑身疼痛,可她缝制鞋垫却从没间断。每年“八一”建军节和春节前夕,她都忙活缝制鞋垫,送往县民政局,她还不顾路途颠簸,亲自把手工制作的鞋垫送给利津县武警中队和刁口边防站的战士们。魏希英说:“只要身体还能行,我就要继续干下去。”有人说魏希英傻,也有人说她都一把年纪了,还爱出风头。每当听到这些,她总是说:“没有解放军战士在前线保家卫国,哪有咱的安乐窝。
  三十年来的默默奉献,虽干得不是什么惊天大事,但魏希英一针一线缝出的拥军情,还是让世人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