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高铁坚持建设与保护同步 总投资750亿元

27.04.2017  21:43

  鲁南高铁建成后,不仅有效解决了鲁南、鲁西南及中原地区人民快速出行问题,也对鲁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鲁南高铁临曲段开工仅仅两个月,就完成了沿线5个中心实验室、11个拌合站、10个钢筋加工场建设任务。

   中国山东网4月27日讯 (记者 马文文) 2017年12月17日,齐鲁大地又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纵贯山东南部,全长494公里,总投资约为750亿元,设计时速350公里的鲁南高速铁路开工建设。

  4月27日,“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力走在前列”——重大工程建设巡礼媒体采访活动来到鲁南高铁临沂至曲阜段中铁十四局梁场,实地探访了这一重大工程将对山东带来的变化。

  鲁南高铁是山东省重大民生工程和交通基础设施工程,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沿线群众热切期盼。高铁建成后,不仅有效解决了鲁南、鲁西南及中原地区人民快速出行问题,也对鲁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环境错综复杂 施工干扰极大

  记者了解到,鲁南高速铁路采用分段建设模式,由日照至临沂段、临沂至曲阜段、曲阜至菏泽段、菏泽至兰考段组成。鲁南高铁地处山东鲁西南地区,跨济宁、临沂、日照、菏泽四市,地下水系、管道和路网发达,空中光缆和电缆纵横交错,部分桥梁跨越公路和通航河道,地理环境非常复杂,施工干扰极大。

  为保证按时完成拆迁任务,鲁南高铁公司采取定任务、定时间、定点、定人的方式,改变过去征地拆迁主要依靠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传统,在征地红线图确定后,立即组织开展勘测定界、现场清点核量,组织相关各方现场调查,提出符合实际的解决方案,未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

  开工短短4个月,鲁南高铁临曲段管段红线内用地、临时用地、房屋拆迁全部完成,三电拆迁接近尾声,河道、海事、水利、交通、路政、治安等路地关系进一步融洽,保证了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沃 土“藏”于沟壑 杜绝“杀鸡取卵”

  鲁南高铁项目线路里程长,穿越鲁中山脉及多条河流,地形、地质较复杂,桥隧施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同时跨越既有公铁路,县乡道路多,沿线人口密集,施工境内土地贫瘠,表层沃土薄,地下乱石丛生,并以出土景观石而闻名,施工中也为耕地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干眼前工程,想长远大计。鲁南高铁公司放眼未来,不以善小而不为,沃土留予子孙后代,彰显了企业利国利民的社会责任,受到了当地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盛赞。

  面对当地政府及群众视表层沃土为“珍宝”,视为留给子孙后代的珍贵“遗产”的施工环境,建设者们并没有只追逐眼前利益和进度形象,而是坚持“建设与保护”同步的施工理念。在大面积建设与大面积“破坏”相矛盾的情况下,针对当地表层沃土弥足珍贵的实际,深谋远虑,建设规划,对桥梁及路基段、制梁场进行认真调研考察后,采取“优先取土、土石分离、收集堆放、藏埋沃土”的集中管理保护施工方案。如建设中的王家洼制梁场,将承接近500榀箱梁预制、架设任务,需征用近200亩场地,将剥离出7.6万立方表层沃土。

  项目部反复勘察现场后,一方面,对制梁生产区与生活区场地进行细心规划布局,将需要填筑的沟壑段,全部采用沃土填方作为生活区,浇筑薄层混凝土,便于业主和地方政府日后重新利用该沃土。另一方面,对开挖施工采取“土石分层剥离,填埋分区处理”,先取浮土,后挖碴石,尽管施工中多了一些交叉作业的麻烦和工作量,也追加了成本投入,但保证了待用的沃土“藏”于沟壑,杜绝了“杀鸡取卵”的做法。

   通联5条国家干线铁路 释放高铁红利

  在施工便道建设上,鲁南高铁公司坚持科学规划,从长计议,根据鲁南地区道路建设情况,制定了施工便道标准,明确大临便道基础、基层、面层和宽度要求,并通过样板示范,引领建设标准。同时与有关部门研究探讨,把施工贯通便道作为将来的高铁维修通道,不仅可以节省项目建设投资,也大大减少了耕地占用和环境污染。按照这样一种思路,各施工单位充分利用鲁南地区地形起伏不大,基本完成征地拆迁的优势,建设了标准的贯通便道,虽然增加了投入,但缩短了工程物资运输距离,减少了对地方道路的干扰,提高了施工效率。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建成后,将与京沪高铁、京九高铁、青连铁路、郑徐客专以及规划的京沪第二通道等5条国家干线铁路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在重要节点连接国家快速干线,鲁南快速铁路客运通道沿线城市不仅可直达河南,还将连通陕西、重庆、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市,将有效解决我省鲁南、鲁西南地区群众快速出行的问题,对于促进山东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文文         编辑:王翼莉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