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强:中国胆道外科之父书写“大医精诚”
黄志强:中国胆道外科之父书写“大医精诚”
既精于医术,又诚于品德,这正是中国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一生的最好注脚
“我怎么会在这儿?”八年前的一天,17岁的王楠睁开双眼,看见一位和蔼的“白大褂”正对护士长交代注意事项。那时,她并不知道自己因十二指肠破裂及其并发症,已昏迷了七天七夜,更不清楚若不是这位“白大褂”的妙手回春,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位“白大褂”,正是中国肝胆外科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 医院 专家组原组长黄志强。
今年4月24日,曾抢救过无数肝胆胰重症患者的黄志强院士辞世,终年93岁。从医70多年的他,将生前最后的一项决定,也献给了挚爱的医学事业:遗体用作医学解剖。
“我专攻肝脏,他专搞胆道,我们‘肝胆相照’。”黄志强多年的老朋友、老同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孟超说。
黄志强离开了,留下的不仅有1200多例全国疑难肝胆管结石手术的成功范例,更因其勤奋治学、患者至上的理念,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著作指出,所谓大医者,以解救众生疾苦为大,既要精于医术,又要诚于品德。
走进黄志强生前的办公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堆满医学书籍和论文的办公桌旁,发现一幅足以诠释孙名医所意的书法作品——“大医精诚”。这正是中国胆道外科之父黄志强一生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最好注脚。
中国肝胆外科学的“拓荒者”
如果把医学界比作武林,黄志强则是中国肝胆外科学的“开山鼻祖”。
1938年,目睹国人遭受深重苦难的黄志强子承父业,报考了医学院校,并突破日军封锁,取道澳门、香港、越南,辗转奔赴云南昆明求学,踏上从医报国之路。
大学期间,生理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内容令黄志强如痴如醉,他对人体内的每条血管、每块肌肉、每根神经都烂熟于心。缜密的思维、敏捷的反应使他具备了成为一名外科医生的基本条件。
毕业后,黄志强经人介绍,投奔重庆中央 医院 吴英恺教授门下。吴英恺重视术前准备、外科病理和第一手资料,手术简洁稳重。黄志强从导师身上学到了严谨的治疗态度,30多岁时就成长为一名“从头到脚都能开刀”的全能外科医生。
此时,俗称“穷人病”的肝内胆管结石病引起了黄志强的关注。60多年前,中国肝内胆道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仍是“盲区”。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认识水平,医生对此病常束手无策,称其为“不治之症”。
黄志强认为,病人的需要就是研究的方向。在肝内胆管结石外科医学领域,中国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他开始专攻肝胆外科学。
为了弄清病因,黄志强先后多次在西南地区进行调研,积攒了大量一手资料和宝贵的临床经验。对于临床重症患者,他更是连续几天几夜守候在病人床旁,观察思考其中的变化。
1957年,35岁的黄志强首创应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病,开辟了以肝脏外科技术解决胆道问题的新途径,至今仍为国内外广泛采用。
1962年,黄志强创建了我国首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肝胆外科专科。两年后,他成为首位为病人成功实施肝动脉结扎术的外科医生,使肝内胆管大出血不再是不治之症。
1973年,黄志强围绕肝内胆管结石外科治疗,提出“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可呈肝内局限性分布”和“高位肝胆管狭窄是原发性肝胆管结石主因”两个著名论断,在国际胆道外科领域引起轰动。
“路虽远,没有走不到的”
1985年,63岁的黄志强在重庆工作40多年后,来到了驻地在北京的解放军总 医院 。在该院专家组成员顾倬云眼中,勤奋的黄志强并未因之前在肝胆外科学领域的“拓荒”,而停下追逐医学前沿的脚步。
刚到北京的前几年,黄志强为了开展难度很大的肝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手术从早做到晚,使我国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从10%提高到64%,5年生存率达到15.3%,居国内外先进水平。
2000年,刚刚评上院士三年的黄志强凭借《肝胆管结石及其并发症的外科治疗与实验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84岁时,黄志强依旧主持翻译《希夫肝脏病学》,经常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译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修改和注释。几年前,黄志强还敏锐地觉察到3D技术必将对微创外科产生巨大影响,撰写了论文《从阿凡达电影看微创外科3D代的到来》。经他主编和自著的研究书籍已出版的就达24部。其中《黄志强胆道外科》《黄志强胆道外科手术学》《外科手术学》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的经典著作。
因为这些成就,黄志强被誉为我国的“胆道外科之父”。2007年,中央军委给他记一等功;2012年,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授予其荣誉院士称号。面对荣誉,黄志强淡然处之。在他看来,选择在探索的路上前行,更重要的是攻克一个个难关。
病重期间,黄志强仍与前来探望的专家探讨肝胆外科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反复叮嘱他的学生,替他把未完成的课题做好。
“山虽高,没有爬不上的;路虽远,没有走不到的。努力和勤奋是顶重要的。”黄志强曾这样说。
“生死相托,永不言弃”
近几年,年事已高的黄志强仍坚持参加科室会诊。遇到危重疑难病症,他会到手术台旁作全程指导甚至亲自手术。
原发性肝癌患者陈运亭,很难忘记2008年2月19日这一天。当天上午8点半,他与大哥、小妹三人相继被推入手术室,开始了难度极高的“双供移受肝移植手术”。由于手术太过复杂,随时可能出现新情况,为了能在第一时间对意外情况进行全程指导和处理,手术一开始,时年86岁的黄志强便坐在手术台旁指挥协调。
“黄院士坚持了16个小时,他一直在各个手术室之间指导,给了年轻医生信心。”陈运亭说,手术做完后,不少年轻医生都累坐在地上。可想而知,在这次未输血就完成双供体肝移植手术的奇迹中,黄志强经历了体力和脑力的双重考验。
“生死相托,永不言弃”——在解放军总 医院 重症医学科的楼道里,悬挂着这样一幅题字,落款人是黄志强。这也是他对每一位患者的庄严承诺。
“黄老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患者史思敏回忆起十年前与死神博弈的经历。
2005年12月,怀孕38周的史思敏感觉腹部剧痛,被送到附近 医院 ,诊断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转入解放军总 医院 重症监护室治疗时已陷入昏迷。
得知有孕妇得了这种死亡率极高的病症,已83岁的黄志强决定亲自上阵,带领治疗组连续奋战7天,做了3次手术,史思敏终于奇迹般地睁开双眼。
“我在病历上看到今天是你的生日,所以给你准备了一份小礼物,祝你生日快乐,早日康复!”12月25日,黄志强走到史思敏病床前问完病情,从白大褂的上衣兜里取出一张贺卡。
回忆到这儿,史思敏泣不成声。
切口、引流,看片子、作比较,思考时,黄志强常常屏气凝神地观察很长时间,将一切暗含病情信息的细节都了如指掌。因此,他也总能抓住治疗关键,一针见血地给出治疗方案。
黄志强细致入微的诊疗作风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慕名而来的病人也越来越多。
患者王楠还记得,她妈妈曾看到一位农民在门口成功“堵”到黄老。北京的8月,天气炎热。临近中午,在太阳底下,黄志强拿着厚厚一摞病历和影像资料仔细端详。20分钟后,患者笑了,他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黄志强已满头大汗。
“就诊高峰时,电梯里人多,80多岁的黄老会主动给病人家属‘让地方’,自己则爬8、9层楼梯,只为早些给重症病人查房。”史思敏说,黄老对患者的关怀是“骨子里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受到经常讲《三国志》《水浒传》的祖父影响,黄志强幼年便将“英雄情结”扎根心中。命运虽没给予其“仗剑走天涯”的机会,但他最终手拿手术刀,拯救了无数生命,何尝不是另一种“侠肝义胆”?
弯腰作桥,挺身成梯
既当丰碑引领方向,又作基石躬身为桥。黄志强以他的实际行动,为年轻医生诠释了“大医精诚”。
“不管你做什么事,只要做到极致,就算成功。”黄志强的孙女黄微说,爷爷不善言谈,更愿意通过做事影响周围的人。
黄志强特别重视学生打好基础,曾亲自为他的博士生、解放军总 医院 肝胆外科副主任姜凯制定书目,定期检查学习成果。
“老师说在手术前,一定要仔细考虑手术要点,再开始手术才有收获。”姜凯回忆,黄老的手术解剖手法清晰,层次分明,操作轻柔。准确判断与高超技术浑然一体,风格独特。“看黄老操刀,受益匪浅”。
学生们回忆,在向黄老汇报病历时,他会问得很仔细,并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病历的每一个细节,认真回答每一个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一次,黄老查阅了学生前前后后做的30多个手术,一个个检查手术记录,并调出其中5项记录作出点评。80多岁时,仍坚守在手术室观察学生做手术的情况,并进行指导。
“医学事业的兴旺发达,需要人才梯队的接续奋斗。”黄志强生前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黄老的学生、解放军总 医院 肿瘤外二科主任刘荣记得,黄老病重住院,仍不忘关注肝胆外科学的发展。每次看望黄老,他都会用白板向老师汇报。
当刘荣牵头的科研项目《肝胆胰微创外科技术研究及其推广应用》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时,他第一时间将获奖证书拿到病房,与恩师一起分享喜悦和光荣。黄志强在欢喜的同时,也劝勉刘荣继续脚踏实地做工作。
黄志强的秘书王燕生回忆,生病前,黄老总是早上不到8点就出现在办公室,晚上7点多才离开。他的工作作风深深影响着后辈。
从医70多年,黄志强选拔培养了全国100多名拔尖人才,亲自培养博士后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及高级研修人员300多名,极大促进了肝胆外科学事业的发展。
采访中,大家回忆说,黄老总是穿衣得体,风度翩翩,他常提醒科室年轻医生要打领带;建议女士要化淡妆,还特地买过口红送给科室的护士们。照片中的黄老身姿挺拔,笑得那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