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倒黄连树” ——来自“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脱贫调查

15.02.2015  12:30

  新华网福州2月14日电 春节近了,年味越来越浓了。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的长安新街上人来车往,白墙黛瓦的街面挂起一长溜喜庆的大红灯笼,独具特色的畲家剪纸贴满门窗,身着“凤凰装”的畲家妇女正向外来客人热情推销着白茶、葫雕等特色产品……
  而30年前回放的画面却是:作为福建宁德地区为数众多的畲族村落之一,当时赤溪村是闻名全国的穷苦之地,群众过着“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的艰辛生活。
  说起拔掉穷根奔小康的历程,畲族乡亲们用“东风吹倒黄连树”的歌词作答。他们说,是扶贫扶起现在的新生活,扶起畲家人的斗志和信心。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畲乡发生巨变?到底经历怎样的路程,让畲家人脸上绽放出笑容。近日,记者来到赤溪村,和村民们一道吃住,一同爬山路,寻找答案。
   山中岁月苦 扶贫行路难
  昔日特困下山溪、山高路险鸟迹稀;早出调柴换油盐,晚归家门日落西。——赤溪民谣
  “要是有现在的路,她肯定能捡回一条命。”提起亡妻,69岁的畲族村民李先如眼泛泪光。40多年前的一个深夜,在下山溪自然村的一间茅草屋内,李先如眼睁睁看着妻子因难产不及送医而撒手人寰。从此,他未再娶。
  第一次,李先如如此强烈地希望离开这三百年来祖辈赖以为生的大山。“住茅草屋,点煤油灯,吃地瓜配野菜,天是窄的,路是陡的,日子是熬的。”想起过去山中岁月,李先如不住地摇头叹息。
  在李先如的侄儿李乃松的陪同下,沿着山高林密、怪石嶙峋的小路走了一个半小时,记者来到李先如20年前搬离的老家下山溪自然村,一个“挂”在半山腰上的小寨子。
  用柴刀劈开旺密的灌木和茅草,曾经的石头墙、土灶台突兀而出,宛如一处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遗址。李乃松说,这里曾经有个简陋教学点,一位民办老师,自己上了三年学后老师走了,他只好每天来回步行4个多小时到山下的赤溪小学读书。
  全家没有一只像样的碗,锅里只有熬得发黑的野菜,十七八岁的大姑娘连件遮体的衣服都没有……1984年,时任福鼎市委报道组组长的王绍据第一次走进赤溪村,许多畲族贫困家庭的日常景象让他忍不住掉泪。
  王绍据把了解到的真实情况投书媒体,引起全国轰动。一位省领导看到报道后撂下话:此事处理不好,我愧对父老乡亲。
  赤溪村30年的艰辛扶贫历史由此开篇,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攻坚工作拉开序幕。赤溪村也因此得名“中国扶贫第一村”。
  “扶贫是天大的好事,更是天大的难事。”福鼎市扶贫办主任滕建军说,为拔掉赤溪村的穷根,当时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都想了很多办法,可给村民免费送杉木,只见种苗,不见成材;免费送山羊和兔子,山茅草硬得连山羊吃着都满嘴冒血泡,养着养着就成了下酒菜。
  “投入了数十万元的资金,但救助性帮扶无法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根本问题。”磻溪镇党委书记郑晋生说,就地扶贫开发有局限性,加上基础设施改善和老百姓思想观念跟不上,赤溪村早期摆脱贫困的步子一直迈不开、走不快。
   畲汉一家亲 共筑“长安”梦
  落岭过少上岭多,担柴挟竹腰背驼,忖要发财投无路,歌是眼泪泪是歌。——畲族老山歌
  “我们‘山哈’穷就穷在山上、穷在路上。”58岁的下山溪畲族村民雷程祖说。穷得娶不上媳妇,1984年他和村里几个小伙子不得不走出大山过上“倒插门”的生活。
  像雷程祖家一样,1995年以前,赤溪村400多户近2000人,散居在14个自然村中,其中800多名畲族群众大多生活在山高溪深的偏远地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
  1994年,当地创造性提出“整体搬迁”,这是畲族村民改变命运的真正开始。1995年5月,下山溪22户畲族群众成为全省第一批整村搬迁的农户。此后的20年来,12个自然村350多户畲族群众陆续迁至赤溪行政村所在地。
  “当时下山建房就像做梦一样,从地基到房梁,一户只出80根木头,其他材料都是政府出钱。”李先如说,搬家时,他父子俩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新居落成,雷程祖也告别了10余年的上门女婿生活,回村发展。
  畲族乡亲下山定居并非一帆风顺。赤溪村老支书黄国来回忆说,当时有些人抱着“一代人吃一代饭,一处鸟吃一处虫”的旧观念不愿搬,干部只能苦口婆心地劝;而为了让山下的村民让出建房用地,村里曾连开6天6夜的思想动员会。
  “当时把搬迁户聚集的这条街命名为长安新街,就是希望住在这里的1500多名汉族和畲族群众能够和谐共处、长居久安。”黄国来说。
  滕建军说,整村搬迁实现了人口聚集,促进了民族融合,是扶贫方式从‘输血’到‘换血’的重大转变,为赤溪村摘掉穷帽子奠定坚实的基础。
  伴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赤溪村联结外部世界的道路也越走越宽,好山好水也开始显露旅游价值。在当地投资开发旅游的万博华公司董事长庄庆彬说,2014年到赤溪及周边景区的游客达到14万人次,旺季时在旅游公司务工的村民有600多人。
  44岁的畲族村民李志贤是村里最早跑运输的“活络人”,他承包的5辆客运中巴车旺季时每天奔忙在不同景区之间,一年下来收入近200万元。
  “过去村民撑竹排运物资是迫不得已,现在撑竹排一趟下来能收入近200元,成了让人羡慕的生财手艺。”赤溪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说。
  一业兴带动百家富,目前赤溪村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已超过150户,其中旅游业贡献占了大头。
   输血又造血 扶贫更扶志
  畲山升起新太阳,春笋上联竹叶香,东风吹倒黄连树,幸福花开万年长。——畲族新民歌《一颗红心一箩歌
  “政策再好,还要靠家家户户自己努力。”畲族村民钟尔钊说,去年果子长势好,10亩红心柚卖了10多万元,这让老钟更加坚定了“人勤地不懒”的信念。
  滕建军说,扶贫更要扶志,输血更要造血。近年来,随着赤溪村特色山区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村民越来越认识到“要钱要物不如要项目要发展”,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以前大大增强,眼光也看得更远了。
  拒绝来钱快却影响生态的小水电项目、以土地入股形式成立旅游专业合作社、村容村貌逐渐告别脏乱差、外出求学的孩子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让干了16年村主要干部的黄国来喜在心里:“经济搞上去了,大家的思想观念也跟着进步了。”
  福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蓝承峰告诉记者,因为长期的闭塞穷困生活,一些畲族同胞下山定居后仍有自卑感,不好意思穿民族服饰,年轻一辈不太愿意讲畲语,民族文化传承遇到困难。
  “近年来,随着政府对畲族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力度加大,加上旅游产业的兴盛,畲歌畲舞有了更多用武之地,畲族老百姓的自尊心和自信力也提升了。”蓝承峰说。
  “新楼阳台金闪闪,车路修到畲村上”“畲家改穷换富帽,通水通话点电灯”,站在窗明几净的家门前,1998年落户长安新街畲族老汉李信珠张口就来了几段畲歌。李信珠说,自家专门做福鼎白茶茶青的购销生意,随着交通改善和游客增多,坐在家门口一年下来就有好几万元的收入,这样的好事以前根本不敢想。
  福鼎市农业局下派干部、赤溪村第一书记王纯华说,赤溪村原先外出打工的人口多,除了过年,平时难见热闹。现在村里资源活、产业兴、机会多,三分之二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就业创业,财气、人气都旺盛起来。
  王纯华向记者展示一组赤溪村30年来的数字变化:2014年,人均收入11674元,是1984年的70.3倍;通村公路从无到有,目前里程已达57.4公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群众占总人口15%。
  宁德市委书记廖小军说,从普遍贫困到初步小康,赤溪村30年来的发展变化,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好机制,更是当地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未来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攻坚,就是要坚持和弘扬这种“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
  (来源:新华网)

 

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决赛
5月3日下午,市局举办“奋斗的青春最出彩—学习贯彻十九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演讲决赛。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宁延学,市总工会副主席戚淑斌,团市委副书记孙华,市局巡视员张伟力,公安局
吴德生同志出席全市处置隧道重大交通事故综合救援应急演练
5月12日上午,市政府主办,市应急办牵头承办,公安局
户政处开展“户政宣传进校园”活动
为深入开展户政宣传“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进商场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