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河审计:促进民政信息“共享” 打通“中梗阻”
今年,齐河县审计局对全县民政资金进行了专项审计,发现部分村干部违规享受低保、死亡人员亲属冒领低保、公务违规审批低保等问题,影响了低保等救助资金的公平公正发放。究其原因,审计人员查明主要在于民政部门信息共享出现了“中梗阻”, 出现审核盲区。一是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民政信息尚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信息资源零散且不准确,整个民政部门未形成系统完整的数据库信息。业务操作中信息不完整,救助人员信息出现重号、重名的现象较严重,业务软件开发应用几乎没有;且缺乏安全管理措施,给日常管理带来隐患。二是内部信息共享不到位。民政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应用之间形成信息孤岛,缺乏合理沟通,无法形成信息对接及有效的动态管理。如殡葬管理信息没有及时传送给低保科、优抚科财务科及乡镇民政办,导致死亡人员长期享受低保、优抚救助,有的甚至长达24个月以上,造成民政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带来违规操作的风险隐患。三是民政部门与社会部门信息共享难度大。由于民政部门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其信息采集成本较高,与其他部门信息难以形成对接,共享难度较大。如审计中发现的村干部、财政供养人员违规享受低保等问题,一方面局限于民政部门信息资源深度广度不够;另一方面也在于民政部门与人社、财政、公安等部门的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从而影响民生资源的公平配置。
对此,审计机关在严肃处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县、乡(镇)、村(社区)三级信息化建设小组,以县主要领导人任组长,形成 “权责分明、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责任体系。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将信息化建设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理顺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渠道,实行统一管理,统筹安排,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落到实处,用出实效。民政部门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预算,并且逐年提高比例,确保信息化建设经费得到满足。加快内部信息资源整合及软件开发应用。建议民政部门加快内部业务科室信息整合,做到分工合理,信息共享。其次分步骤有重点的开发、应用业务软件,尤其是加快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解决家庭收入核算难、救助对象认定难的问题,尽快实现救助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推进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同性。建议民政部门尽快建立以数据链接为基础的业务协同模式,形成民政与其他社会部门的联动管理和辐射式管理,增加数据的维度,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服务民生的水平和效益。
在审计机关跟踪督促下,县民政局采纳审计建议,同人社、房产、税务、工商等部门联合,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了低保核查长效机制。
“农村低保户的收入主要依靠粮食种植,因此核实每家种了多少亩地是确定家庭收入的关键,有了信息共享,我们将每家的小麦直补资金和灌溉庄稼所缴纳的水费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农户种了多少亩地。”审计人员表示。(李红梅 孟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