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测绘大点兵
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的领导作为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唯一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受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领导高度评价,在同行业引起强烈反响。这次会议标志着历时一年半的山东测区普查工作初战告捷。
2013年,近16万平方公里的山东省地理国情普查任务骤然降临。
任务从来没有如此艰巨!
时间从来没有如此紧张!
压力从来没有如此巨大!
地理国情普查意义不言而喻,重要性毋庸置疑。这是我省测绘地理信息工作面临的政治考试,也是对山东测绘人智慧胆识与意志的考验。这是山东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世纪大检阅。
戮力同心,展现山东测绘人的气魄与智慧
覆盖全省近16万平方公里测区面积,任务艰巨,时间紧迫,标准全新,要求最为严格。而我省省级基础测绘生产力量只有省国土测绘院的300多人。必须借助社会行业的力量,但如何整合,如何组织管理,资金如何解决,技术如何把关,一系列的问题沉重地压在测绘人的心头。
任务再重我们也要扛起来,这是山东测绘人的声音。
向科技要生产力,要高效率。这是面对测绘队伍严重不足的局面,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刘俭朴在会上向测绘人员提出的要求。
省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分管副省长先后4次听取普查工作汇报,并亲自视察和部署普查工作。新任分管副省长徐珠宝上任伊始即到省国土测绘院视察普查工作,慰问普查职工。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库热西在我省考察期间专门视察了普查工作。省国土资源厅更是将普查工作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在每月例行的厅务会上重点调度,放在优先位置加以推进。
面对严峻的形势,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再出三大举措。
——暂停省级基础测绘一年,将省级基础测绘力量全部投入普查。
——普查资金由省财政统一拨付、统一管理,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省普查办,下设6个工作组集中办公,每周召开例会,协商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统一拿出解决方案。
以山东测区的任务量计算,完成任务应有900至1000人的队伍,而我省省级基础测绘力量只有300人。必须整合普查队伍,盘点全省所有测绘资质单位,激活测绘的社会力量。
省普查办严密组织,科学统筹。将省级测绘队伍有限的骨干力量打散组合,排兵布阵。择优遴选20人组成质量监督组。推行“三员”工作组制度,即省普查办派出骨干分赴定点包干单位,担当质量监督员、进度监督员、技术指导员。以一组带全局,以一人带一片,真正是以一当十。
测绘资质单位多批次,反反复复的试生产苛刻而残酷。一遍、两遍、甚至十几遍过不了关,有畏难退缩的,有灰心丧气的,也有抓住机遇,勇于担当并卓有成就的。大浪淘沙,省普查办终于从30家甲级测绘单位中遴选出14家承担普查任务。
14家单位统一行动,抽调骨干力量,配备最好设备,放下眼前高收益项目,集中力量投入到普查工作中。
全省测绘人的心都凝在一点,那就是地理国情普查。
拼了——这是16万平方公里测区回响的最强音符
普查工作真的是拼了,但测绘人拼的不仅仅是体力,更多的是拼精神,拼智慧与拼心理耐受的极限。
邹平县测区的张洪军和张金营,是省国土测绘院的两位质检员。记者见到他们时,他们已经在那里奔波了五天,每天一早骑着自行车出发,沿途拍照,核查各个图斑的属性及范围,一直忙到天黑。他们的同事和他们一样,为了赶在下雪之前完成所有测区的外业调绘与核查工作,他们不分工作日和休息日加班加点,每一栋楼房,每一个山头,每一处植被,都要核查清楚,往往一出外业就是一个月没日没夜地连轴转。
全国感动测绘人物、省国土测绘地理信息工程院院长杨艳萍介绍,全院300多人承担了全省40%的普查任务,承担的45个县区6万平方公里数据生产任务中,22个县区已通过验收,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一次过验率达到82%,居全国之首。谈到这里,杨院长脸上出现的不是笑容而是担忧,她说,外业人员少,下雪之前要全部核查完,现在各科室主任全部下到野外,有个同志孩子高考都没能请假。现在天气转冷,职工心情急躁,就怕出现问题,我们对职工讲,做英雄也要做一个平安的英雄。
在青岛市勘察测绘院,“大干一百五十天确保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按期保质完成”的大幅标语,就挂在项目部办公室。走廊外,树立着一张巨幅地理国情普查动态进度图,表格上几乎插满了标志完成测区普查工作的小红旗。从普查开始,院领导、管理人员、作业员甚至食堂师傅,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外业队早出晚归;内业人员加班到深夜,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外业核查用车多,该院院长张志华主动将自己的公务用车改装成作业车。
2014年11月5日,青岛市勘测院信息工程分院的王刚、刘可涛在同一天当上了父亲,这个幸福被贴上了国情普查标签,同事们将二位宝宝亲昵称为“国情宝宝”。分院长孙为晨告诉记者,两位新爸爸在妻子怀孕、分娩的十个月里,基本上没有休假,去医院产检等大都是妻子一个人去的,女儿出生后,二人只休了一天便继续投入工作。为纪念这段难忘的国情普查岁月,王刚特意为女儿取名“王晴和”(晴取情谐音)。
省普查办做过一项统计,国庆7天假期全省普查人员加班达4445人次。
思路与科技弥补了人员的不足。济南市勘察测绘院组织研发了多项新技术,利用内外业一体化核查系统,可视化移动终端设备、无人机等,快速获取现实的地物地貌照片信息,使内业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外业情况,把外业带回内业,大大减少了外业核查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质量铸就新的起点,成果应用丈量着山东测绘新的高度
截止到2014年底,我省普查航摄影像获取全面完成,数字高程模型精细化处理、数字正射影像生产全部结束、普查数据采集综合进度98.3%,有72个市县通过验收,面积近8万平方千米。严格的质量把关,保证了我省普查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走在全国前列。
标准全新,工作套路与习惯的彻底改变,让顺风顺水了几十年的测绘人乱了阵脚,极不适应,而严苛的质量要求,又如一道“紧箍咒”深深地勒到了测绘人的骨子里。
普查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80%,这是我省设定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绝非易事,省普查办多措并举,统一采购、配发质检软件;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质量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标准一丝不苟开展验收,不合格坚决返工,以此督促普查单位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层层落实责任;对多次出现质量问题的单位实行约谈,并计入测绘地理信息市场不良信用信息;拨付普查经费时,预留10%作为质量保证金;实行普查单位退出机制,普查任务分批下达,质量不达标的单位不再承接后续任务。
面对大量行业单位参与普查生产带来的质量风险,省普查办实施工作组派驻制度,先后派驻13批次,发挥进度督导、技术辅导和质量监督的作用;广泛组织各类培训20余次,为每名生产人员配发了遥感影像解释样例;所有参与普查单位至少按照生产人员的五分之一配置质检人员;普查成果一次过验率从一批试生产的23个县级任务区全部未通过,提升至目前的54%。
“干了20多年测绘,我从未遇到质量监管这么严的项目”。山东明嘉勘察测绘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其军这番话代表了普查人员的普遍感受。
在我省目前通过验收的72个市县中,一次性过验的仅有40个。
如果说普查工作是一种态度,那么普查成果的应用则是测绘人工作的一种境界。
“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是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整体思路。在基本统计、综合统计分析和专题监测等三个层面上,分层次部署,分重点推进,探索普查成果应用的新领域与新方式。
结合普查工作,我省开展了东营区国家综合统计分析试点,基于普查数据完成了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两套专题成果。围绕省政府重点关注的人工水景问题开展专题监测,形成了客观、准确、可靠的监测成果,为省政府协调处理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和土地资源保护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使全省测绘队伍为之一振,整合了队伍,培养了人才,锻炼了意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副局长曲伟刚由衷地感叹,普查工作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困难能难得住山东的测绘队伍了。(刘义明 齐世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