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非遗大讲堂”首期开讲

27.11.2014  11:20



“齐鲁非遗大讲堂”首期现场

“齐鲁非遗大讲堂”首期现场

11月25日至26日,“齐鲁非遗大讲堂”第1期开讲,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做了《新形势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建设与制度保障》的主题辅导讲座。全省各市文广新局文化科(处)长、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省直文化系统有关单位负责人、部分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参加培训。

培训会上,李国琳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文化建设的新部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论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项目保护单位需注意的几个问题、非遗专项资金申报及使用等5个方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特别是项目保护单位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全面详实、深入浅出的的阐述,对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进行了部署。

本次培训班创新培训形式,除主题辅导讲座外,全省17市每个市选择1个在推进非遗保护方面有思路、有创新做法、在本地有典型意义、保护成效显著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典型发言,省京剧院、省吕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省柳子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省艺术研究院等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做了交流发言。培训班期间,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就拟定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组织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交流,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起到很好的效果,受到参会人员的欢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虽然时间短,但本次培训班“主题辅导讲座+典型经验交流+座谈征求意见”的形式新颖,直奔主题,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交流,收获很大。

目前,我省共有153个、555个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涉及到项目保护单位分别有105个、308个。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省里将对所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负责人,就加强项目管理、做好非遗专项资金申报及使用等进行分期培训,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管理。

“齐鲁非遗大讲堂”主要讲解新形势下弘扬传统文化的机制建设和制度保障,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文化载体培育等内容,通过专家学者授课,充分挖掘非遗项目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加强对我省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挖掘阐发、保护利用和传承传播,彰显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讲座采用分期培训的方式,共分12期,每期100人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