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拥军情,10万多公里拥军路

22.10.2014  18:10

下岗女工成功创业  1998年,朱呈镕下岗了。”朱呈镕说,“后来,拜访沂蒙红嫂,学习沂蒙精神,听她们讲在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故事,我找到了力量。很快,朱呈镕从南方购进50辆人力三轮车,招聘下岗职工,办起了“运达”三轮车出租公司。

  她自强不息,下岗后自谋职业,从经营人力三轮运输起步,发展创办了集食品加工、餐饮服务、连锁经营于一体的集团化公司,被评为创业典范;她无私奉献,别人有难,总是不自觉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用大爱温暖人心,被赞为是“活菩萨”;她爱党爱军,15年跋涉10万多公里,100多次走访部队,认了2000多个“兵儿子”,与部队结下不解之缘,被誉为“最美兵妈妈”。她继承了“爱党爱军、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她是朱呈镕,新时期沂蒙新红嫂。
自强不息,
下岗女工成功创业
  1998年,朱呈镕下岗了。这对于曾经获得临沂市毛毯厂“销售大王”称号的她来说,很难接受。“一开始,心里很不好受,曾经想一辈子躲在家里。”朱呈镕说,“后来,拜访沂蒙红嫂,学习沂蒙精神,听她们讲在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故事,我找到了力量。”从此,她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很快,朱呈镕从南方购进50辆人力三轮车,招聘下岗职工,办起了“运达”三轮车出租公司。

 

  “那时候,下岗工人觉得蹬三轮车挺丢人,许多人都抹不开面子,我就一遍遍劝。”朱呈镕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临沂城人力三轮车逐渐发展到500多辆,安置下岗职工1000多人。“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多亏了朱大姐帮助。”杨冬青下岗后,通过骑人力三轮获得了稳定的收入。

  而说起“朱老大”糖葫芦,故事更有人情味。那天,朱呈镕前往平邑探望沂蒙红嫂,途径费县时,看见一位老农正在砍山楂树,下车询问原因。老农说:“山楂没人要,不如砍了,种别的。”看着挂满果实的山楂树就这样被砍掉,朱呈镕不忍心。她花钱买下了老农所有的山楂。18000斤山楂运到了临沂,怎么处理?经过反复实验、琢磨,朱呈镕把山楂做成了美味的无核夹心糖葫芦。一经上市,便受到大众的喜爱。从此,“朱老大”品牌被叫响。随着“朱老大”夹心糖葫芦的热销,朱呈镕顺势推出了“朱老大”水饺等产品。

  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朱呈镕成功完成了从一个下岗女工到企业老总的转变。朱呈镕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我要将沂蒙精神一直发扬下去。

 

  “她就是我心中的‘活菩萨’,没有朱大姐的帮助,我女儿活不下来。”一谈起朱呈镕,张爱国就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张爱国是曹县人,2009年,大学刚毕业一年的女儿突然查出患有白血病。“一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就像天塌了下来。我在外打工赚不了多少钱,孩子上学基本都花完了,没钱看病。”张爱国说。

  张爱国东拼西凑了5万块钱,带着女儿去北京看病。第一次治疗,就花去了4万多。钱不够用,张爱国就拾垃圾、乞讨,晚上睡大街。一个好心人告诉他:“我给你个电话号码,你打打看,说不定能帮到你。”“正是这个电话,救了女儿的命。朱大姐当即就让我把账号给她发过去,打来了5000块钱。女儿生病前前后后,一共打了10多万,在资助我们的前两年,我和朱大姐都没见过面,都是通过电话联系。

  “以前老朱也资助过好几个白血病患者,这些年,她手里攒不住钱,见到困难的人,就随手给人家了。很多她帮助的人我都不知道,直到人家上门感谢,我才知道。”朱呈镕的丈夫赵树明说。

  谈起朱呈镕,72岁的赵康志大爷一直很感激。“我们算是萍水相逢,她看我很困难,就给我买衣服穿,生病了,她给我拿药,逢年过节给我面、油,每月给发500块钱补助,我觉得她就是心善。

  像张爱国、赵志康这样的困难家庭,朱呈镕帮助过很多。捐款捐物难以统计。为了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公司规定朱呈镕每年只能拿出30%利润奉献社会。“老朱心软,见不得别人困难,30%只是个笼统的概念,只要不影响公司正常运转,捐多少都行。”赵树明说。

  “她就是这样一个人,帮助别人,她总是不遗余力,无私奉献。”临沂市妇联副主席刘伟宏说。

        生命不息,拥军不止  

她是“最美兵妈妈

  炮弹皮、坦克模型、轮船模型、飞机模型……乍一走进朱呈镕的办公室,还以为她是一个军事收藏迷。其实,她办公室里的每件物什,背后都有一段“沂蒙新红嫂拥军的故事”。

  “那是血脉的力量,见了军人就觉得亲。”朱呈镕说。

  拥军15年,行程10万多公里,走访部队130多次,朱呈镕把沂蒙精神传递到祖国最遥远的边疆。北到万里之遥的“东方第一哨”,西到西藏高原,南到西沙群岛,她都去过。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用5年的时间,把祖国的边陲走个遍,让边防战士感受到来自沂蒙老区人民的关怀。

  距今,她已向各部队送去3万多双鞋垫、100多吨水饺,组织文艺演出60余次。物质拥军,她敢为人先,精神拥军,她一样不落后。走到哪,她便把沂蒙精神带到哪。她说:“现在的战士年纪都比较小,比较浮躁,把沂蒙精神传递给他们,让他们知道后方是人民,可以安心保家卫国。

  拥军15年,她与部队结下了不解之缘,认了2000多个“兵儿子”。连续7年春节,她都是跟儿子们一块过的,亲手为他们煮饺子。她说:“孩子们都很小,过年过节肯定想妈妈。我到部队上看望他们,希望给他们带去妈妈的温暖。

  张广奇是“兵儿子”中的一个,今年只有20岁,17岁当兵。父母亲已相继去世。“上帝带走了一个妈妈,又送来一个妈妈,妈妈永远是最疼我的。”张广奇如此评价朱呈镕妈妈。张广奇父母生前,因病欠下10多万医药费,朱呈镕承诺帮他还上。她说:“怎么能让这么小的孩子背着债务上战场!我帮他还上钱,让他轻装上阵,安心立志军营。

  除了在经济上帮助“兵儿子”,朱呈镕也忙着为他们张罗媳妇。“部队上,孩子们很苦。西藏高原长时期缺氧,儿子们嘴唇发紫,指甲盖都是平的,有个好对象照顾就好了。”朱呈镕说。在她的帮助下,已经有26个“兵儿子”结婚了。“兵儿子”姜飞说:“没有妈妈,我现在还得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