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闯关创业生存挑战赛:10元钱一月翻百倍

07.01.2015  12:18
  山东工商学院会计专业大一学生张昊的2014年,有个很成功的收尾。

  该校持续近1个月的“一天两元三倍创业生存挑战赛 结束,张昊所在的“锐行”队拿到冠军。比赛规定,每个创业团队每人以两元钱作为启动资金,在相应的比赛时间内,根据启动资金的回报率排列名次。最终锐行队的夺冠成绩为收益1252元,一个月内翻了百多倍。

  赊销挖来第一桶金

  “如果用启动资金引进产品的话,我们5个人10块钱能引进什么?产品又能盈利多少?”这是张昊在初赛时所面临的问题。

  比赛中,创业者们第一步的选择五花八门:有的以身份证抵押时令商品来销售,有的以给商家作宣传为条件拉取赞助获得更多的启动资金,有的以微薄的成本买来报纸或口香糖进行销售。

  张昊和同伴们最终选择了“赊销”的模式来挖掘第一桶金。张昊认识的一位大四学长兼职做一款可以生吃的水果玉米,他觉得产品比较靠谱,好说歹说从学长那里拿到了三箱水果玉米。

  为了节省成本,锐行队的成员扛着三箱玉米从学校徒步来到一家大商场门口。“我们重点选择在超市出口和停车场附近卖玉米。”张昊说。锐行队将每个玉米的价格定为8-10元,重点瞄准情侣、带小孩儿的家长等目标人群。经过三个小时的不懈推销,总算卖出了两箱半,支付了采购本金后,以盈利45元的成绩顺利晋级。

  创业需整合社会资源

  初赛之后的加时赛不再是时间固定、主题自选,而是给了所有参赛队伍统一的主题,时间延长到了一个周。

  “通过卖水果玉米我们深刻意识到,多数人之所以拒绝推销,不是因为‘差钱’,而是因为缺乏信任。”张昊说,“在之后的加时赛中,主题是卖电话卡,这就更需要信誉,要想方设法让对方信任我。

  大额电话卡卖给学生可能性不大。锐行队从一开始就将企业作为营销对象。接下来的一个周,他们通过莱山区的黄页,逐一给企业打电话推销电话卡,但均无功而返。

  就在他们快要放弃的时候,团队一名成员意外通过自己的朋友联系上了烟台市的几家物流公司。经介绍,锐行队跟烟大物流等多个物流公司取得了联系。

  “去这几家物流公司那天距离加时赛结束还剩两天,我们坐着公交车从莱山区辗转到了开发区,用了最大的诚意进行推销,总算打动了这几家公司的负责人,以220元的单价卖出了12张电话卡。”张昊说,“去掉每张卡的本金130元,共盈利1080元。

  经过初赛和加时赛的历练,锐行队以第一名的成绩凯歌高奏地进入复赛。这时他们的资金已从10元累积到了1000多元。

  从推销产品到营销理念

  复赛的早晨,锐行队花费60元批发了糖果和包装盒,在进行了简单的包装后,就带着这些“甜蜜”来到了烟台市内旅游景区月亮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