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奋进山东

05.01.2015  01:58
   

  齐鲁奋进风满帆,浓墨重彩著华章。

  过去的一年,对山东来说,是砥砺奋进、铿锵前行的一年,是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一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一年——

  这一年,改革号角响彻齐鲁。山东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8个专项小组,省环保厅积极响应,设立5个专项小组具体落实相关改革任务。山东省建立了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约束性机制,将PM2.5浓度现状及改善率纳入科学发展综合考核体系。出台《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基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的生态补偿制度;

  这一年,“五记重拳”虎虎生风。围绕跨越8年的蓝天梦想,山东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实施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排放标准,落实“控燃煤、抑扬尘、治尾气”等措施,大力推广燃煤污染物超低排放等先进技术,严格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打出治气降霾“五记重拳”,1月~11月,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9.1%、15.2%、2.2%;

  这一年,流域治污持续深化。在全省水环境质量连续11年持续改善的基础上,继续提高断面水质改善目标,将“治用保”治污体系向小流域延伸,推进马踏湖等湖泊生态保护与修复,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深化治污,确保各流域尤其是南水北调调水水质。在全国重点流域治污考核中,赢得了淮河流域“七连冠”、海河流域“五连冠”殊荣;

  这一年,公众参与热情高涨。山东创造性提出推进公众参与的“三段论”,以尊重、理解、顺应和维护主流民意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目标,开辟网站、微博、微信等交流平台,拓宽公众参与环保渠道,走出了一条从官方到民众、从线上到线下的自媒体山东模式;

  这一年,抓铁有痕全面推进。两年一届的绿博会成功举办,展现治污技术,引领绿色生活,搭建供需平台,国内外宾客尽享环保盛宴。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更加完善,“独立调查”执法模式全面推广,生态山东建设如火如荼,污染减排工程遍地开花,标准、辐射、监测、监察、环评、应急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回望,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挥别硕果累累的2014年,跨进令人振奋、充满期待的2015年。山东环保人再次踏上征程,为了水清河畅、天高云淡,勇往直前……

  治气降霾锲而不舍

   加严地方标准,打出“五记重拳

  “即使损失一点增长速度,只要能把环境搞好,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搞上去,也是值得的。”这是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专题听取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时,作出的表态。

  去年以来,从省委书记对大气污染防治提出明确要求,到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山东省政府密集出台一系列规划、措施,全面打响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力争早日实现蓝天梦想。

  按照《山东省2013~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山东省制定出台了6项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地方标准,引导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全国率先出台了SCR脱硝催化剂地方标准,明文规定相关企业和单位不得再购买和使用有毒有害的脱硝催化剂。

  如今,标准的引导作用已经初步显现,一批火电、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企业正在按照新的排放标准实施治理改造。华能淄博白杨河电厂、济南黄台发电厂等多家企业燃煤超低排放示范取得成功。

  自2015年1月1日起,山东省开始实施第二阶段标准,各级环保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执法监管,对于拒不执行、行动迟缓导染物严重超标的突出环境问题,省环保厅将直接查处。

  为有效汇聚大气污染防治强大合力,山东省确立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的刚性机制,打出治气降霾“五记重拳”,即信息公开、干部考核、项目审批、生态补偿和责任追究。

  “五记重拳”与排名挂钩,与考核挂钩,与经济挂钩,与责任挂钩,拳拳直击要害,无法逃避。面对严格的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全省各市各有关部门纷纷瞪起眼来抓环保,不须扬鞭自奋蹄。

  2014年前3季度,省级财政共计发放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11579万元,全省17市中16市因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获得补偿资金,1市因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恶化缴纳补偿资金100万元。

  在黄标车淘汰方面,相继出台了《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规和相关文件,财政安排预算资金15亿元,专门用于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

  截至去年9月底,全省已淘汰47万余辆黄标车和老旧车,提前完成2014年目标任务。此外,全省2929座加油站、1294个油罐车、46个储油库完成了油气回收改造。

  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显而易见的成绩。2014年1月~11月,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改善14%、9.1%、15.2%、2.2%。

   流域治污水清鱼游

  完善“治用保”策略,提升治理成果

  位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南部的锦阳河,曾是一条污水横流的“臭水沟”,人们路过这儿甚至要掩鼻小跑。而今的锦阳河水质清澈,两岸建起了生态公园,成了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看着眼前美景,省环保厅长张波不禁连发感慨:“丑小鸭历历在目,白天鹅栩栩如生!

  近年来,随着山东科学施行“治用保”流域治污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完善,“丑小鸭”变身“白天鹅”的故事在齐鲁大地不断上演。截至2013年,山东省水环境质量已连续11年持续改善。

  为进一步深化流域污染防治,2014年初,山东省环保厅印发通知,明确了2014年度省控河流断面水质改善目标(COD≤40mg/L、氨氮≤3mg/L),督促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治污、改善水质。

  2014年5月7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启动调水。为确保“一泓清水北上”,调水沿线各市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水质监测和安全防控,成功确保了东线调水工程顺利推进。

  经过努力,全省“党委政府主导、人大政协监督、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治污工作大格局进一步巩固,“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延伸到市县每一条重点河流。

  在污染治理方面,全省各大流域均实施新加严的地方标准,加快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276座,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200万吨;全省1086个建制镇中,有595个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

  在循环利用方面,各市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地建设了一批中水截蓄导用设施,加快构建企业和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截至2013年底,全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利用能力达到345.6万吨/日,再生水利用量达到5.5亿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由2010年的10.4%提高到2013年的16.7%。

  在生态保护方面,建设人工湿地和生态河道,构建沿河环湖大生态带,努力提升流域环境承载力。目前,全省已建成人工湿地120多处,总面积达23万亩,修复自然湿地80多处,总面积达24万亩。

  数据显示,2014年前3季度,在全省平均降水比常年偏少19.6%的情况下,全省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尤其是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大幅度改善18.5%,“治用保”流域治污体系的综合效益日益显现。在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年度考核中,枣庄、德州分别代表山东勇夺淮河、海河两大流域考核全国双第一,至此,山东省实现了淮河、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七连冠”和“五连冠”。

   独立调查威力彰显

  实行联手联动,打击环境违法

  不打招呼不通知,前后车靠对讲机联系,路边走访百姓寻找蛛丝马迹,GPS定位确定详细地址,半夜开展污染取证……去年以来,山东省环保厅在全省推广“独立调查”执法模式,抓真凭拿实据,彰显环境执法威力。

  2014年,山东省每季度开展一次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共对2824件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罚款6610万元。其中,省环保厅全年共组织各类独立调查35次,督导解决各类突出环境问题415件,对45起重点案件挂牌督办。

  环境监测和在线监控是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去年以来,山东省加快部署自主研发的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动态管控系统,做到了自动监测设备工作参数、运行状态和监测数据“三同时”监控,全面反制“技术造假”。同时,严厉打击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法严厉查处了11家弄虚作假企业。

  为有效震慑环境违法行为,山东省政法委、省环保厅相继召开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环保工作座谈会、政法环保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全面启动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联动机制,要求各级政法机关与环保部门密切配合,为环保行政执法“撑腰”,合力守护生态环境。

  目前,省、市环保及公安系统已建立了相应的联勤联动工作机制和机构,有力提升了环保公安联勤联动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能力和效率。2014年,公安机关侦办污染环境刑事案件605起,查处治安案件100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915人。

  边界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既是难点,也是热点。去年以来,山东省全面启动行政边界地区环境执法联动工作,彻底打破联合治污的行政区划屏障,突破各地解决跨界污染纠纷处理、环境突发事件协同应急等问题瓶颈,让“三不管”地界管理更规范。

  截至目前,山东省辖淮河流域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省会城市群、小清河流域、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河流域、半岛流域等6个重点流域区域,已全部按计划完成环境执法联动协议签订工作,相继召开了联席会议,东营、潍坊等市已组织辖区内所有县(市、区)签订了协议。

  在APEC会议期间,山东省及时启动有关应急措施,先后组建10个督查组赴各市督查保障措施落实情况,全省环保系统共出动环境执法监察人员两万余人(次),监察企业1.2万家,工地近万处。保障方案要求停产企业1081家,实际停产2800家;要求限产企业421家,实际限产590家;要求2819个单体建筑停工,实际停工2.5万个。

   生态建设如火如荼

  实施以奖促治,改善城乡环境

  一个个村庄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干净整洁堪比大城市,昔日垃圾成堆、污水乱流、畜禽粪便遍地的“脏乱差”现象一去不返。这样的景象,在山东许多村庄随处可见。

  去年以来,山东省以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实施“以奖促治”政策为主线,总结推广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经验、技术和管理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连片整治示范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已统筹15.46亿元资金,实施完成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遗留工矿污染治理五大类783个项目,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611万吨、垃圾收集处理能力250万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36万吨、COD削减能力9000多吨、氨氮削减能力1000多吨,8000多个村庄、近千万人受益。

  目前,多数示范区的乡镇设置了环保办,落实了专兼职人员,部分示范区还设立了乡镇环保所,作为县级环保局派出机构,为加强全省乡镇农村环保机构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外,各地还逐步探索创新了一批农村污染治理的适用技术与管理模式。全省有60多个县(市、区)采取了“户收、村集、镇运、县处理”为主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处理模式。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的开展,为生态山东建设提供了保障。截至目前,在全省129个涉农县(市、区)中,荣成、文登、乳山3个市建成国家生态市,寿光市获得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市、县)称号。全省有476个乡镇、6个村分别获得国家生态乡镇、生态村称号,20个城市被命名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19个应复核城市全部通过环境保护部的现场核查及华东督查中心的后督查。

   顺应维护主流民意

  鼓励公众参与,创“自媒体”山东模式

  “作为山东的环保厅长,我高度评价‘污染地图’,还有山东的绿行齐鲁、临澜环保等民间环保组织和人士,你们太棒了,我要给你们点个赞!”在不久前召开的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论坛上,山东省环保厅长张波对民间环保组织的一句“点赞”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去年以来,山东省环保厅坚持把尊重、理解、顺应和维护主流民意作为环保工作的根本目标,积极创新环保工作方法,逐步摸索出了推进公众参与的“三段论”,走出了一条自媒体的山东模式。

  张波告诉记者:“第一段,政府要有宽广的心胸,鼓励公众监督,把阴暗面亮出来,摆在桌面上;第二段,政府要顺应民意,认真整治;第三段,整治的效果依然要接受公众的监督。

  目前,山东省已经构建起政务微博与工作微博相结合、省市县3级环保部门配合联动的微博工作体系,成为环保部门公开环保信息和工作动态、解决公众举报环境问题、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的重要阵地。从2013年5月22日运行到现在,@山东环境已发出6000余条博文,拥有22.6万粉丝。

  去年10月28日,山东省环保厅申请认证的山东环保政务微信也正式上线。山东环保政务微信设置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和互动交流3个板块,其中互动交流板块又包括投诉热线、投诉平台、我有建议、我要办事4个部分,公众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点击。

  为便于公众了解和监督企业排污情况,去年起,山东省环保厅在全国率先规范和公开排污口环境信息,启动“晒企业治污 晒环保监管”的“双晒”活动。公众可以通过微博,查阅公布企业的治污设施基本信息(工艺、建设时间)、达标排放情况、未实施停产整治的原因、提标改造计划安排及完成时限、所在地环保部门对超标行为的处理措施等具体信息。

  此外,山东省环保厅还通过官方网站、政务微博等渠道,在显眼位置开辟专栏或链接,全省17个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月排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等信息一查便知。

  为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山东省环保厅深入开展“随手拍”和“环境监测开放日”等公众参与活动,健全公众举报、信访、舆情和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与民间环保组织和环保志愿者的沟通交流,引导和支持公众参与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