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亩荒滩土变金
从利津县汀罗镇政府驻地向西北方向行进六公里,进入毛坨村,只见耸立的楼房、宽敞的街巷和公园里古朴的凉亭……而在16年前,这里除了白花花的盐碱地,就是一片片的芦苇。
修路“修”出民心
1998年底,村里举行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没有人愿意接这个集体欠债20多万的“穷典型”。这时,有一定威望的村民张玉亭“毛遂自荐”,在村民的期望和些许质疑声中出任了村书记。
毛坨村是个典型的移民村,村民们“各自为政”由来已久,大多数对待村级事务漠不关心,相互之间偶尔还会因为利益问题引发矛盾。
“要想富,先修路”,新班子成立伊始,张玉亭深夜召开了党员会议,商讨实施办法,村领导班子一致同意发动全村村民参与到修路当中来。
村民们开始对共同参与修路的事情并不“买账”。张玉亭和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发动自家人先行赶着自家的马车拉起了土,垫起了几米的路基。
“刚开始我们一家人还犹豫,觉得这事儿与我无关,后来发现书记党员们真是想干点实事儿,就主动参与了进去。”回想起当年修路的情景,54岁的陈胜泉记忆犹新。修路队伍逐渐壮大,经过四个月的合力“奋战”,公路成了型,村集体因此省了10余万元的工程款,村民们露出了笑颜。
“上农下渔”鼓了村民腰包
毛坨村村如其名,虽然110户居民拥有6000余亩广袤的土地,但在20世纪末,这里却是盐碱荒滩,地里的收入几乎为零。
“争取发展50亩,完善‘上农下渔’配套设施,引进养鱼新技术,充分利用小水库。”在毛坨村的档案室里,至今仍保存着1998年12月12日召开党员代表会的会议记录,而这条记录也仅仅是16年来保存的30余本记录里面的一条。
“通过层层商议,我们村最终确定了‘上农下渔’发展模式。”担任毛坨村20余年的文书罗廷山告诉记者,村里每个决策,张玉亭都会要求召开党员大会、群众代表大会和群众大会,确保决策能顺利施行。
为让群众认可“上农下渔”模式,张玉亭和村领导班子带领村民代表到青岛、济南等地参观学习,了解改造方法及收益情况,最终打动了包括村领导班子家庭在内的20户村民,决定对自家承包地进行改造。
改造后的第二年,20户村民的土地收益比之前提高了近10倍,村民们开始纷纷加入了改造的行列。尔后10年间,毛坨村针对6000亩盐碱地全部实行了“上农下渔”,还引导村民在台田上发展葡萄特色种植,农民收益立竿见影。
如今,毛坨村每亩的葡萄种植年收入已过万元,成为了村里的支柱产业,毛坨村集体通过对荒地改造,集体经济也由1998年的负数变为年收入50万元,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裕村。
大学进村,合作效益节节高
“葡萄生长后期要严格控制树体的生长,合理施肥,这是保证翌年产量的关键措施。”2014年10月10日,青岛农业大学教授王建林给农户们讲解了葡萄秋季管理技术。
大学教授缘何能到村亲自给农民指导农业技术呢?
原来,早在2005年前后,为了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毛坨村盐碱地的改良力度,张玉亭和毛坨村两委成员使出浑身解数,寻找“良药”。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张玉亭联系上了青岛农业大学。
“当时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认为大学不可能来我们这穷乡僻壤的地方。”张玉亭说,但在跟学校领导详细介绍了毛坨村及他们的想法后,学校随后便派出了五个课题组到村进行前期调研。从此,青岛农业大学与毛坨村的合作拉开了序幕。
2013年,张玉亭决定扩大合作,建立规模化的科研院所。“村里的决定得到了镇上、县里和青岛农大的支持,纷纷献计献策,还提供了资金帮扶。”罗廷山说,在各方的支持下,毛坨村累计投资千余万元建起了青岛大学无土栽培示范园及科研楼、专家公寓楼,购置了1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供专家们使用。
“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改良已经被包括毛坨村在内的当地村民所接受,现代农业的意识也在明显增强。”王建林介绍,去年七月份来到基地负责盐碱地农作物研发以来,科研中心研发推广了大棚葡萄试种、膜下滴灌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棉花高产栽培新方法等一系列成果。
如今,毛坨村一改“交通最不便,位置最偏远,土地最盐碱”的“三最”面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