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华重返戏剧舞台 四部曲洞穿婚姻的明暗
虽然创作舞台作品数十部,但林奕华真正意义上完整地讲一个故事的作品却并不多见。
算上早前的《快乐王子》《半生缘》《华丽上班族之生存与生活》,这一出《恨嫁家族》算是第四部。他和编剧黄咏诗用这样一部怀疑与焦虑、温暖与天真并存的作品,重新杀回“故事剧场”的叙事语境里。在今时今日的社会现实下,这几乎是这位感伤时代、忧虑都市中男女一往情深而又不知情之所终的戏剧导演的一种必然选择。
这当真是一个对立无处不在的时代。勇敢与胆怯、精明与稚拙、伤害与治愈、堕落与救赎、爱与恨……此消彼长,像灵魂的左右手,没日没夜地折磨着城中人的心,消磨人的意志,模糊人对自己的认知。
这些,林奕华都知晓得清清楚楚。
在戏剧活动逐渐变成一种谈资和自我膨胀的工具之时,还肯把生活的刺扎进自己创作心脏里的人,越来越少。他和他的伙伴,用创作的苦痛代替廉价的逗趣,让适度的表演在舞台上自成一种交流的语汇。以往,他以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著做药引子,开出药劲儿极大的药方。这一次他则从独立的“孤岛”出发,把一个夯实的故事砸到地上;换“解读”为“讲述”,藏起锋芒的疑问,转向具体的叙事;不再提虚幻的问题,而是描述实际的困境。
剧团演员的表演也在这部作品的历练下正式宣告一种新的风格的形成。由全班年轻台湾和香港籍演员组成的“非常林奕华”团队,经过了之前数部作品的配合、锤炼,做到了纯熟、灵动、跨文化。无论是《贾宝玉》中的十二金钗,还是《三国》里的各路枭雄,到今日《恨嫁家族》的父母姐妹夫妻爱人,他们都能准确演绎,并在彼此的默契中一次次寻找到新鲜感和冲突点。在没有所谓的明星演员做托衬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令观众期待并追随之,可谓是这一次创作的意义之一。
灯光设计的妙处亦是《恨嫁家族》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在舞台设计陈友荣于剧本成型后不久不幸离世后,一个半途停滞的空间设计在起初也许是一种掣肘,但在后来绝对成为一种加持。灯光的变化像是本剧的另外一位“演员”,它利于光区和颜色的区隔跳跃和侵染,负责带我们在时空间穿梭,在人物间游走,在爱与恨的边缘徘徊又折返。照亮了舞台上每一个明明暗暗的人物,也洞穿了观众席里月亮的暗面。
也曾有一些时间里我心生这样的质疑,这个由一场错误的婚姻带来的故事是否离生活太过遥远?一个运气不太好的女人,嫁给一个软弱自私的男人,生下四个女孩子,然后被抛弃至疯癫;四个女孩各自有着严重的人格缺陷,在大姐新婚前夜,大家聚在老宅古堡里,电闸事故,一片黑暗中,矛盾集中爆发。乍听起来像一部初出茅庐的学生习作,严守戏剧文学中传统的“三一律”写作法则。故事中提供的信息量又都低沉、充斥负能量。何处可见爱与希望、光与温存?事实上,这也是初离剧场时的感受与体验,但因为牢牢记得剧中末尾,未婚夫捧着自己的智齿和未婚妻(大姐)的乳齿说的话:“从今以后,你带着我的智慧,我带着你的天真,我们一起走下去。”就从心里涌起一股温热,我想,也许我们都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世事带给我们的错愕和感动。(吕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