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车位缺口超50% “有位停车”还有多远

09.07.2015  11:46

 

 

“有位停车”难求,路边停车多见。(本报记者 杨宁 摄)

  日前有消息说,北京市拟从明年起实施“有位购车”政策——购买机动车,需要先有车位,以整治乱停车。在已经实施了摇号购车后,北京“有位购车”无疑又给准备买车的人们平添了一道门槛。

  北京的停车治乱念的是一个“限”字诀,而同样在大力整治停车乱象的济南则不同。年初,济南明确不限购、不限号,要提高的是车辆周转效率。不过,济南与北京同样面对的是停车位缺口超过50%的现实。

  那么,北京拟“有位购车”整治乱停车了,济南怎么办?在不限购、不限号的情况下,济南怎么殊途同归地实现“有位停车”的目的?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有关部门来破题。

  北京停车缺口62%,要“有位购车”了济南停车缺口53%,设“停车集团”了

  媒体报道称,5月29日,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表示,力争2016年出台地方性法规,树立“有位购车、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理念,并逐步过渡到“有位购车”。

  而济南为解决停车难、收费乱的现状,规范全市道路停车管理,依照“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统一政策、封闭运营”原则,济南市政府授权国有独资公司济南城市停车建设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停车集团”)特许专营城市道路停车资源、全面负责城区道路停车泊位的收费管理。

  虽然北京与济南的治停政策不同,但治理乱停车的目标是一致的——车有其位、车停其位。但现实是,已超过50%的停车缺口如何填补?北京若实行了“有位购车”的“限”字诀,济南该怎么办?

  另外的现实还有,2014年,济南的机动车保有量比上年增长了16.2%,比较大型城市年均13%的增长率还高出了3.2个百分点。随着济南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若停车缺口不能尽快解决,治堵的成果将很快再被吃掉。此前,济南已经以年均增长20万辆车的速度,吃掉了2012年至今的3年治堵成果。

  公共停车场缺口最大路内停车位占比超标

  87.4%、5.27%、7.33%,这是目前济南配建停车泊位、公共停车泊位和路内停车泊位的占比。根据《济南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年)》要求,以上占比应该是80%、15%、5%。

  根据本报记者的调查和相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显示,目前,济南占比最高的配建停车场要么分时段闲置,要么不对外开放;公共停车场倒是众车皆宜,但是缺口最大;路内停车泊位占比超标,不规范就“添堵”。随着交警“净路行动”和停车集团规范停车的展开,车该停到哪去呢?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若干有着如上疑问的市民,他们开车出门逛街、办事,找停车位的时间比逛街时间还长,要么大部分单位的配建停车场不对外开放,要么找不到公共停车场,最后只能把车停到路边上,但是随着交警“净路行动”等违章停车查处力度的加大,他们遭遇贴罚单的几率大大提高。“车还有法儿开吗?总不至于只开不停吧?”不少车主的怨言随之增加。

  济南的“有位停车”现状如何?记者调查发现,济南的新建小区停车位规划基本达标,回迁房、保障房等会低于这个标准。而办公大楼和商业楼能完全达标的则寥寥无几,尤其是办公与商业一体的建筑大楼,离达标更远。

另外,一些建筑年代较早的高层楼宇停车位配备不足问题更为突出。一些超高或高层建筑项目如大型商尝宾馆、市场等没有按批建要求建设停车场,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也不少见。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老旧居民小区中。

  建于1995年的汇宝大厦的停车现状或是济南市区停车的一个缩影。位于大观园附近的汇宝大厦有地上25层地下4层,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根据商场、餐饮娱乐、写字楼等最低配比标准计算,至少应有200个停车位。而来自市中区交警大队的反馈称,汇宝大厦目前只有20余个停车位,大部分该楼的停车需求只能通过周边停车位来满足。

  停车缺口怎么补?“有位停车”还有多远?

  市民王传文(化名)被贴罚单都贴怕了,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刚过去的一个月里,他被贴了9张罚单,平均3天左右一次。他工作所在的杆石桥片区,随着乱停车治理的发力,“一下子让众多车辆无处可停了”。

  此前,针对经七路辅道禁停的改革,有媒体曾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访发现,有八成受访者表示,曾在经七路沿线停车被贴过罚单,其中约三成表示“经常被贴”。八成受访者反对全线禁停,“禁停可以,但希望有堵有疏,不要简单地搞‘一刀切’”。

  市民所称的“疏”,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停车缺口的补充。“能不能建一部分公共停车场,或者开放一部分配建停车场之后,再在周边相应减少路内停车泊位或者全线禁停?”采访中,虽然众多市民已认同并重拾起了“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选择公共交通”的“135”绿色出行方式,但买了车却因为停车难而闲置也确实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

  从2014年5月济南市停车管理办公室成立至今,济南市、区两级的停车办把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在盘活停车资源上。截至目前,他们已争取15家单位内部的停车场共计2786个停车泊位对外开放;通过“微循环”改造提升和规划调整,在124个开放式小区设置了1.5万个停车泊位;通过停车场专项整治,对13家将配建停车场挪作他用的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书,对51起违规私自占用停车泊位的行为进行了查处,恢复停车泊位326个。

  从现状来看,济南“有位停车”尚需时日。  “有位停车”难求,路边停车多见。(本报记者 杨宁 摄)

  日前有消息说,北京市拟从明年起实施“有位购车”政策——购买机动车,需要先有车位,以整治乱停车。在已经实施了摇号购车后,北京“有位购车”无疑又给准备买车的人们平添了一道门槛。

  北京的停车治乱念的是一个“限”字诀,而同样在大力整治停车乱象的济南则不同。年初,济南明确不限购、不限号,要提高的是车辆周转效率。不过,济南与北京同样面对的是停车位缺口超过50%的现实。

  那么,北京拟“有位购车”整治乱停车了,济南怎么办?在不限购、不限号的情况下,济南怎么殊途同归地实现“有位停车”的目的?这需要全社会尤其是有关部门来破题。

  北京停车缺口62%,要“有位购车”了济南停车缺口53%,设“停车集团”了

  媒体报道称,5月29日,北京市副市长张延昆表示,力争2016年出台地方性法规,树立“有位购车、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理念,并逐步过渡到“有位购车”。

  而济南为解决停车难、收费乱的现状,规范全市道路停车管理,依照“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统一政策、封闭运营”原则,济南市政府授权国有独资公司济南城市停车建设运营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停车集团”)特许专营城市道路停车资源、全面负责城区道路停车泊位的收费管理。

虽然北京与济南的治停政策不同,但治理乱停车的目标是一致的——车有其位、车停其位。但现实是,已超过50%的停车缺口如何填补?北京若实行了“有位购车”的“限”字诀,济南该怎么办?

  另外的现实还有,2014年,济南的机动车保有量比上年增长了16.2%,比较大型城市年均13%的增长率还高出了3.2个百分点。随着济南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长,若停车缺口不能尽快解决,治堵的成果将很快再被吃掉。此前,济南已经以年均增长20万辆车的速度,吃掉了2012年至今的3年治堵成果。

  公共停车场缺口最大路内停车位占比超标

  87.4%、5.27%、7.33%,这是目前济南配建停车泊位、公共停车泊位和路内停车泊位的占比。根据《济南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2010-2020年)》要求,以上占比应该是80%、15%、5%。

  根据本报记者的调查和相关部门掌握的情况显示,目前,济南占比最高的配建停车场要么分时段闲置,要么不对外开放;公共停车场倒是众车皆宜,但是缺口最大;路内停车泊位占比超标,不规范就“添堵”。随着交警“净路行动”和停车集团规范停车的展开,车该停到哪去呢?

  采访中,记者遇到了若干有着如上疑问的市民,他们开车出门逛街、办事,找停车位的时间比逛街时间还长,要么大部分单位的配建停车场不对外开放,要么找不到公共停车场,最后只能把车停到路边上,但是随着交警“净路行动”等违章停车查处力度的加大,他们遭遇贴罚单的几率大大提高。“车还有法儿开吗?总不至于只开不停吧?”不少车主的怨言随之增加。

  济南的“有位停车”现状如何?记者调查发现,济南的新建小区停车位规划基本达标,回迁房、保障房等会低于这个标准。而办公大楼和商业楼能完全达标的则寥寥无几,尤其是办公与商业一体的建筑大楼,离达标更远。

  另外,一些建筑年代较早的高层楼宇停车位配备不足问题更为突出。一些超高或高层建筑项目如大型商场、宾馆、市场等没有按批建要求建设停车场,停车泊位严重不足的情况也不少见。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于老旧居民小区中。

  建于1995年的汇宝大厦的停车现状或是济南市区停车的一个缩影。位于大观园附近的汇宝大厦有地上25层地下4层,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根据商场、餐饮娱乐、写字楼等最低配比标准计算,至少应有200个停车位。而来自市中区交警大队的反馈称,汇宝大厦目前只有20余个停车位,大部分该楼的停车需求只能通过周边停车位来满足。

  停车缺口怎么补?“有位停车”还有多远?

  市民王传文(化名)被贴罚单都贴怕了,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刚过去的一个月里,他被贴了9张罚单,平均3天左右一次。他工作所在的杆石桥片区,随着乱停车治理的发力,“一下子让众多车辆无处可停了”。

  此前,针对经七路辅道禁停的改革,有媒体曾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采访发现,有八成受访者表示,曾在经七路沿线停车被贴过罚单,其中约三成表示“经常被贴”。八成受访者反对全线禁停,“禁停可以,但希望有堵有疏,不要简单地搞‘一刀切’”。

      市民所称的“疏”,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停车缺口的补充。“能不能建一部分公共停车场,或者开放一部分配建停车场之后,再在周边相应减少路内停车泊位或者全线禁停?”采访中,虽然众多市民已认同并重拾起了“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选择公共交通”的“135”绿色出行方式,但买了车却因为停车难而闲置也确实是他们所不能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