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经信委多举措并举 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中国山东网11月28日讯 (记者 马文文)济南是一座老工业城市,工业一直以来都是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富民强市的重要载体。但是,与全国大多数老工业城市一样,济南工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工业比重偏高,新兴产业规模较小,民营经济发展缓慢,一直困扰着济南工业的加快发展,近年来,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多举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绿色健康快速发展。
突出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济南市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战略,突出项目带动、投资拉动、创新驱动,大力推进“转调创”,突出抓好“三去一降一补”工作,工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
据介绍,济南现在拥有机械装备、交通装备、电子信息、冶金钢铁、食品医药、石油化工6大主导产业,“四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6100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30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对全市GDP的贡献率36.7%;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63.7亿元、利税715.6亿元、利润345.1亿元,分别增长0.3%、14.9%和12.4%;主营业务收入利税率13.3%、利润率6.4%。全市规模以上企业2000多家,过亿元企业达766家,过10亿元的63家,过百亿元企业7家,涌现出重汽、浪潮、齐鲁制药、力诺、圣泉、玫德铸造、九阳、二机床等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本土龙头企业。
截止到目前,济南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业务收入1942亿元,同比增长14%,总量继续保持全省首位,齐鲁软件园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济南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工作全面启动,全市物流相关产业投资完成290.3亿元,增长103.7%,居全省首位。社会物流总额1.6万亿元,增长12.6%。济南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0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汽车、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示范基地,获批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记者了解到,2015年,济南市各类市场主体达到47.8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6万户,培育齐鲁制药、力诺两家收入过百亿民营企业。2016年1-10月份,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8万户,同比增长31%,市场主体总量达到55.8万户,增长17.4%。新登记私营企业7.8万户,增长29.3%,私营企业总量达到24.8万户,增长45.9%。济南市狠抓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覆盖市、县(市)区、园区(产业集群)的三级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全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达到37家,年服务企业1.5万家。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培育“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7家、创新企业41家、市级以上创业辅导基地35家,鑫茂科技城获批国家级创业辅导示范基地,认定创业辅导师163名,培育综合性实训中心(基地)2家、专业性实训中心(基地)11家,年实训人数5万人。
济南市多措并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加大融资担保、增量贷款财政补贴力度,推动设立小微企业互助合作基金,成立软件行业互助合作基金联保体,推动齐鲁银行建立全国第一家物流特色专业银行。
节能减排,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济南市提前两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共淘汰钢铁360万吨、水泥461万吨、电解铝4万吨、焦炭55万吨;提前一年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末降低18.86%,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降低26%。节能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渐成规模,形成节能服务、新型建材、可再生能源、工程机械再制造等十大产业集群,年主营业务收入500多亿元,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同时,济南市实施煤炭产业退出行动,章丘所有煤矿全部关停、转型发展,成为全国首个叫停煤炭产业的县(市)。实施了民用生活燃煤清洁化治理工作,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在中心城区居民家庭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和新型炉具,年底实现“全覆盖、全替代”。加强煤炭质量监管,依法查处生产、销售、燃用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煤炭及制品行为。实施了铸锻产业全面整顿工作,对1091家铸锻企业2107台燃煤窑炉,全面实施拆除淘汰,改用天然气、电、甲醇等清洁能源,年降低煤耗85万吨标煤、削减烟(粉)尘2.6万吨、二氧化硫2万吨。实施了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行动,对绕城高速以内90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进行搬迁改造,从根本上消除市区工业污染,实现城市布局的优化。
作者:马文文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