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临储破“八”指日可待 跟着政策走为“上策”

17.04.2015  18:44

  从目前国内玉米市场现状来看,临储收购是支撑短期玉米价格高位的动能,在临储收购结束前,临储收购价将继续为玉米市场保“价”护航。

  多方利好不可忽视利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东北临储玉米入库总量达到7957万吨,去年临储玉米收购总量6919万吨,目前距离临储收购结束仍有近1个月时间。虽然从收购进程来看,近两周临储收购节奏有所放缓,但总量明显高于市场预期。

  即便后期临储收购结束,2013年产临储拍卖重新启动,在前期收购成本支撑下,玉米价格下行空间及幅度也将受到有效抑制,这也成为当前市场普遍看好后市行情的主要依据之一。

  虽然多方利好因素指引后市玉米价格维持偏强态势,当前明显偏高的期现货价格仍在鲜明地提示着风险的靠近,即便上有临储政策托底“护驾”,市场并非全然指向“一边倒”的上涨趋势,来自多方面的偏空因素仍旧不可忽视。

  临储大库存后期必须释放

  当前临储收购量有多大,后期投放压力就有多大,按目前临储收购节奏,结合后期1个月的收购周期,临储收购总量破“八”是大概率事件。再加上去年临储陈粮库存,后期临储放粮压力显而易见。面对如此巨大的玉米库存,无论从为明年收储腾库、国家持粮成本,还是从稳定市场供需结构等各方面考虑,后期政策粮入市都将是势在必行之举。

  一旦政策粮投放市场,虽然考虑成本因素,难以低于收购成本价格投放,但其抑制价格上涨的效应必然持续显现。而市场贸易所追求的便是涨价带来的利润收益,一旦政策粮投放市场,价格上下空间被锁定,那么对于高成本持粮的贸易主体将是何等尴尬?

  后期政策走向不明

  面对如此巨大的临储库存及大量质量偏差粮源,后期政策层面将以怎样的形式进行投放目前尚不可知。去年在临储拍卖的同时给出了运输补贴、深加工补贴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今年后期政策导向何去何从将直接影响后市粮价走势。

  鉴于今年临储粮源质量的参差不齐,从质量偏差玉米投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考虑,不排除后期政策粮入市的同时国家给予相关采购主体适度补贴的可能,用粮企业提前储备高价贸易粮的价格风险仍旧巨大,亦未必是高明之举。

  下游消费整体疲软

  目前临储收购量已经占到东北产区总产量的绝大多数,虽然收购量中含有一定“水分”,如河北玉米倒流、国储轮换粮转临储、产量数据有待商榷等等,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下游消费的严重疲态。

  今年以来,生猪养殖持续亏损,养殖户信心大受打击,生猪存栏创近年新低。玉米深加工消费下滑,深加工开工率一直维持低位,整体消费疲软局面在今年内有效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政策如何“救市”,消费不给力都将是压制玉米行情走势的致命硬伤。

  新玉米上市冲击

  从近几年市场价格来看,每年8、9月份华北春玉米及东北黑龙江早熟品种玉米会率先上市,并拉开玉米价格下跌的序幕。因此,即便后期玉米价格维持高位,8月份以后新玉米上市带来的价格冲击也不得不重点考虑,即在后期新玉米上市前,可供陈粮价格上涨的时间相对有限。

  从整体趋势来看,临储大库存及政策粮入市之必然性,基本锁定了后市玉米价格的波动区间,而因政策不明确及下游消费短期缺乏恢复动能、后期新玉米上市冲击陈粮价格等偏空风险影响下,无论是贸易商抑或是用粮企业,高价囤货或高价大量备库均非理性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