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报道:《这5年,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全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日,工人日报刊发题为《这5年,为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全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报道,全面回顾了5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成果,截止到2016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791万人。
原文如下 :
“收入很体面,上升有奔头,技术工人的春天来了。”凭着青岛市给高级技师的优惠,济南铁路局青岛动车段机械师刘波购买一套价值130万元的房子只花了50万元。
当前,我国处于新旧经济动能转换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靠数亿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大军。2016年底我国人口总量约13.8亿,劳动年龄人口9.07亿。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方面不断推动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到2016年,我国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4791万人。
经济转型升级亟待培养技能人才
截至2015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1.65亿,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41%,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数据代表着我国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离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求尚有距离。
当前,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同时,劳动者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达到2以上。技工紧缺现象已从东部沿海扩展至中西部地区,从季节性演变为经常性。
让人欣慰的是,优秀的技术工人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发展通道正在打通。
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荣誉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维修电工罗昭强被领导询问是否愿意做管理岗位,但他明确表示:“愿意当工人。”他的理由很实在,企业的首席技能专家最高可以拿到5倍企业年人均工资,年薪高达40万元。
让优秀技术工人凭实力“吃饭”
“当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很幸福。”胡耀华是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镇海港埠分公司内燃装卸机械修理工。他说,除技能职称晋升,技术工人还可以参加各种技能竞赛拿奖当“大师”。过去只有胡耀华一名高级技师的宁波港,如今已有20多名高级技师。
近年来,我国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健全,成长通道不断完善。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突破身份、学历、资历限制,让技能人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获得科学评价并得到合理使用的制度。
同时,我国不断创新激励表彰和竞赛机制。每两年在全国表彰3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00名“全国技术能手”。目前,全国共有2250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企业行业广泛参与的技能人才评价使用体系,并不断完善激励机制,释放高技能人才的能量。
职业培训助力高技能人才振兴
培养高技能人才,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最根本、最有效的举措是广泛开展职业培训。
2010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明确了对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各项补贴政策。此后,人社部指导各地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
“十二五”时期,全国累计开展政府补贴职业培训9875万人次,比“十一五”时期增加2475万人次。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594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在22个省份开展了两批试点工作,探索建立“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
技工教育是培养技术工人的主阵地。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26所,在校生323万人,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