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评:贫穷,为何成了一碰就疼的敏感点
03.04.2016 19:52
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话讲“财不外露”,原因大概有二:一是外露可能会引来“有心人”的觊觎,二是招致他人眼红嫉妒,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这两种情况,都可能给当事人的生 活带来麻烦。富裕是人的隐私,事实上不少人并不乐意主动示富,因为它可能让别人对自己作出不公正的评价,引来各种不怀好意的猜测腹诽。
贫困,作为富裕的彼端,自然也是贫困者的隐私。贫困者之所以贫困,虽然有一些客观条件导致的原因,比如身患严重残疾,确实缺乏改善经济状况的力 量,但因为贫穷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人的一种能力——赚钱的能力,而这又与文化知识、创新上进、想象力、努力等息息相关,而人们又天生向往财富,渴望过上 优越的生活,这样的正常心态下,人们自然不会对贫穷抱有多好的想法。事实上,长久以来建立在有意无意基础上的不理解、不体谅和缺乏正确认识,加剧了人们对 于贫穷的傲慢与偏见。 因此,就像生活里难以避免对富有之人的不良猜测,对贫穷的鄙视、嫌弃也一直在各种场合上演。物质化的时代,疯狂地追求成功,甚至把拥有金钱多少 作为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这些都加大了人们对贫穷的歧视。相亲节目里,女嘉宾理直气壮声称“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不愿坐自行车上笑”,房子、车子、票子被当 做婚姻的敲门砖,让多少情侣慢慢从相亲相爱演变为冷漠路人。这些反过来,又让人们更加狂热地追求财富,为财富所役,同时更加现实地鄙视贫穷。 一些出身贫穷的孩子,不只从小饱受物质贫困的身体痛苦,更要承受它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精神痛苦,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来自周围人或 歧视或可怜的目光,无论哪种目光,对孩子都是心灵的伤害,并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对贫穷、财富和成功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会趋同于那些有意无意伤害他们的人的 认识。当然,其中也许会有不受影响的机会,但这更取决于家庭,如果父母没有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价值观,就难以引导孩子屏蔽那些目光的伤害,难以向孩子传递 积极向上的财富观、价值观。如此,孩子就可能长久地忍受内心的煎熬,并且潜移默化地认同了社会上“笑贫不笑娼”的观念。贫穷,也就成了他们的软肋、敏感 点、精神伤疤,不想示人,一碰就疼。 在这样的语境下,出于关心、尊重和保护贫困大学生,让他们更轻松地学习、生活和成长,学校“偷偷给贫困生充饭卡”,类似这样的保护方法值得称 道。在做的时候,并不需要太多考虑“享受贫困生补助就要公之于众”的问题,纳税人或捐助者付出了金钱,贫困生就要付出隐私,这样的观点,本就隐含着一种高 高在上的优越感;将之视为一种交易,追求一种所谓的公平,透露出的是冷漠、自私、无视他人感受的霸道。 “贫困,是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隐私”,这里的“隐私”之说很牵强。贫困大学生并非名人明星、公众人物,他们不曾拥有远超普通人的特权,也没有轻松 收获超额利益,因此没有义务向公众呈献各种隐私,令自己内心再一次因贫困而受到伤害——特别是,他们承受这种伤害,有时只是为了满足某些人对“绝对公平” 的追求。 现在我们需要做的,是努力促使“暖心饭卡”之类措施更为完善、公平,并让更多人理解、体谅这些措施背后高校管理者的良苦用心。最终的努力方向,是让高校师生和社会大众都变得更加包容、平等、成熟,让“富裕”和“贫困”不再是富人和贫困者的标签与隐私。本文来源: 山东华网
03.04.2016 19:52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习近平总书记半个月内三次强调“决不能前功尽弃”,有什么深意?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