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群英谱|马凌:为了你的安危,前进前进前进

12.03.2020  01:29

  内容提要:“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2月2日,刚下飞机的马凌,因为这句不假思索的铿锵誓言走红网络。来武汉之前,马凌没想过这么多,不过是担心疫情未知,抽组医疗队可能会有困难,自己作为科室主任要带个头,免得大家恐惧。令他没想到的是,科里几乎人人都写了申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海报制作:李煊 安思翰

  “疫情面前,中国人民解放军誓死不退!”2月2日,刚下飞机的马凌,因为这句不假思索的铿锵誓言走红网络。来武汉之前,马凌没想过这么多,不过是担心疫情未知,抽组医疗队可能会有困难,自己作为科室主任要带个头,免得大家恐惧。令他没想到的是,科里几乎人人都写了申请。

  面对同学和同事们的点赞,他总是很冷静。在他心里,英雄二字重若千钧。“真正的英雄是已经倒在抗疫战场上的人,积极配合治疗为后人蹚出一条路的患者。”对于他自己来说,“不谦虚地讲,我觉得我是一个尽责的人。”在他看来,解放军的责任是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医生的责任是到有病人的地方去……在这场全民战役中,各行各业都有自己对应的责任,只要大家都尽好自己的一份责任,疫情一定很快就会被挡住。

  对于守土尽责,每个人的标准或许都不尽相同。马凌就常激励团队中的年轻医生,“不是说到了武汉你就尽责了,也不是说治愈了几个病人就尽责了,一定是要尽你最大的努力和能力来抢救病人,无论成败,都不能留有遗憾。”

  马凌眼神中写满坚毅。高辉 摄

  从医22年,马凌平均每年要做900多台手术,数千生命被他力挽狂澜,足迹遍布甘肃青海两省近百个落后县城。在无数次的生死鏖战中,令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年轻时遭遇的一场“恶战”。

  那时,刚毕业没几年的马凌,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收治了一个风湿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女孩。她的病情很严重,用什么药效果都不好。马凌守了她两个月,女孩也一直表现的很乐观。一天上午,女孩突然和他说:“你回去休息下吧。”马凌说:“没事。”女孩笑着说:“我觉得你都臭了,回去洗个澡吧。”

  那天晚上,马凌再回去的时候,已是阴阳两隔。在女孩留下的日记中,有一段是专门写给马凌的。“我知道你对我好,想治好我的病。但我实在太疼了,实在坚持不住了。希望你们以后能发明很多药,能治好类似的病。”

  看着生命在眼前消逝的那种无力感,让马凌始终刻骨铭心,为了尽可能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其实,对于医生来说,最大的敌人就是“司空见惯”。从医这些年里,尽管经历了数不尽的悲欢离合,马凌的内心从不麻木,坚持倾尽全部心血对待每一个看似没有希望了的患者。因为他知道,每一名患者的背后,都是一大家子人的幸福。

  马凌查看监测仪器上病人的生命体征。刘一波 摄

  在重症病房里,未必每一份付出都能得到圆满的结果,不过,多一些努力,总能多一些希望。一天,顺利交完班的马凌正要走出病区,一转身的工夫,一名患者的心跳停了。马凌赶紧跑过去给患者插管并进行心肺复苏。按照一般的抢救流程,心肺复苏只需要持续30分钟就可见分晓。不过,马凌和他的战友始终觉得这个患者的病情变化的太突然了,应该还有希望。他们守在病房里,一直按、一直按,一连抢救了两个小时,终于硬生生把患者的生命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穿着防护服进行心肺复苏对医护人员的体力是个极大的考验,抢救成功后,大家都累倒在了地上,险些虚脱。不过,当看到患者的心电图重新有了波动,再苦再累都值得。

  在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未必每一次的交锋都尽如人意。在收治病人初期,曾有两位患者没有任何预兆突然病逝,对马凌和所有医护人员的打击非常大。“那些天通宵睡不着,脑子里就一直在想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后复盘时,他们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表现出的症状,有时会轻于身体的病变程度。一些能吃能睡,只是有点气短的患者,肺部的损害其实已经非常严重。依据患者的自我感觉判断病情可能“贻误战机”,要结合肺部影像学和血液化验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把治疗关口前移。

  为了在治疗中早发现、早处置,医护人员时刻不敢松懈,因为留给他们的时间,往往要按秒来计算。

  一次,马凌刚把病人都巡视完,都很好很正常。10分钟后,19床的一位老先生突然出现致命性的心率失常,心跳跳到240次,脉搏也完全摸不到了。马凌赶紧带着和他搭班的医生王闯赶过去对他进行心脏除颤,经过紧急处置,30秒后,老人的心跳重新恢复到100次,转危为安。

  事后,马凌很后怕,“就是几秒钟的事情,晚一点人就不行了。”而令马凌感到骄傲的是,他在不同医院战友之间的默契配合中,感受到了军医战斗力的变化。他的搭档王闯,是一名27岁的呼吸科医生。以往,大家都在各自努力搞好自己的专业,而近几年,一些常用的急救操作成为大家共同的必考必练课目,大家技术的同质化水平更高,合作起来也更为默契,关键时刻心中自然也会更有底气。

  在重症病房里,除了要靠硬实力去对抗病毒,如何让患者们重新振作起来也是个不容轻视的问题。

  马凌为患者介绍药物用量。刘一波 摄

  火神山医院的重症病区曾收治过一个有着严重肾脏衰竭的老年患者。转来火神山医院之前,他就不怎么配合透析,觉得自己已经没希望了,得了新冠肺炎后,他更是变得特别暴躁,经常用各种难听的话去批评医生护士,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恐惧发泄出来。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去理解患者的情绪,增强他治疗的体验感。”马凌承担起这位老人的治疗后,冷静地见招拆招、步步为营。“他气短,那我们就抓紧把呼吸困难改善了。他每次透析坚持不了多久,那我们就多辛苦一点,天天都透析,让每次的时间短一点。”渐渐的,老人感觉到比以前舒服点了,开始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出院时,老先生拉着医护人员的手嚎啕大哭,不断地感谢解放军让自己又活了过来,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能在最危险的地方护佑大家的平安和健康,这是马凌心目中至高的荣誉。看着一个个重症患者重获新生,便不枉此次冲锋。和“逆行者”比起来,这个长在黄河边上的西北汉子,更喜欢用“前进”两个字来形容自己和战友。“前面是敌人,我们向前进;前面是病毒,我们向前进;前面是困难,我们向前进;党和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地方,我们向前进。”

  那么,前进的路上会不会害怕呢?临行前,马凌13岁的女儿就不敢让爸爸出发。马凌反过来劝孩子,“这个病传染性这么强,爸爸和叔叔阿姨们要去武汉把它挡住,这样至少你和爷爷奶奶还有妈妈在家里是安全的。”

  独自一人时,马凌也曾想过万一真没回来怎么办。转念一想,家里没什么后顾之忧,等疫情过去了,小朋友们能开开心心地像以前一样去上学、去吃好吃的、去逛商场、去游乐场,女儿一定会为她的爸爸自豪。而很多年以后,全国的老百姓也会记得,2020年的春天,有这么一群无名的英雄,给他们挡住了这个病。

  马凌的微信头像,是一个独立于礁石上的背影,面朝大海,旭日东升,沙鸥翔集,正似他的微信签名:“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疫情凶险,更要把忐忑化为动力,时刻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保护好战友,平平安安地回家。

  回家,踏实地睡上一觉,醒后来上一碗三细的拉面,再开始新一天的美好生活。当然,回家之前,还要好好看看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们都长什么样子。平日里,要么穿着防护服,要么戴着大口罩,等疫情结束了,一定要和大家重新认识一下,“起码以后让我们在路上见着能认识!”

  马凌近照。刘一波 摄

  前往火神山医院的路上,马凌的眼中写满坚毅。刘一波 摄

  马凌在查看病人信息。刘一波 摄

  马凌每天都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剂量和诊疗措施。刘一波 摄

  马凌为患者调节ECMO的转速。刘一波 摄

  马凌在查房中与病人交谈。刘一波 摄

  马凌近照。高辉 摄

编辑:张元元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
全国“三区三州”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
  记者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3日,随着平均海拔5049米的西藏措勤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段导线展放工作顺利完成,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项目中海拔最高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完成建设任务。截至目前,西藏“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工程主体进度已完成76.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