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科男医生的2016年 忙到朋友圈没时间点赞

05.01.2017  14:38
  齐鲁晚报讯 说起2016年,最先想到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全面二孩给医院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产科工作量翻倍。而我自己则成了一个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患者,但却常常忙到连妻子的微信朋友圈都没时间点赞。

  讲述人:张志伟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

  24小时开机

  医院有事随叫随到

  2000年入职以来,已经从医16年,也从张大夫慢慢变成了张主任。作为一名产科男医生,最初从医的些许难为情,也早已在我接生的无数个新生儿的喜悦中消失殆尽。

  对产科来说,2016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全面放开二孩以来,产科工作量直线上升,几乎成为全院最忙碌的科室。这一年,来自省城及周边县市的孕妇,源源不断地挤入医院待产,科室里的床位时刻处于爆满状态,最怕接到熟人托你安排病床的电话。

  

张志伟正在病房为一位孕妇讲解注意事项。 记者 王小蒙 摄



  除了病房,门诊、B超检查、手术室也都处于高度饱和状态,每天经我手的孕妇,加起来也能到200位左右。在周一门诊时,一般会有130-140位孕妇等着我为她们看诊,而在以往,每天也不过八九十人。在病房,每天还会有五六十位孕妇等着我下医嘱,平均每天四五台手术需要我主刀。算下来,每天接诊的孕妇数量比去年增一倍。

  这也延长了我的工作时间,每天起码在12小时以上。回答妻子什么时候下班,成为一个棘手的难题。刚跟她说大概八点就能到家了,转眼又来了一个手术病人,到家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了。越发忙碌的工作,让我的“手机依赖症”更加严重。手机是自己最亲密的战友,24小时开机,不论晚上几点,保证一个电话就能冲回医院。

  一边开车

  一边安排抢救

  全面二孩以来,高危孕产妇明显多了起来。我虽然不用值夜班,但一周还要听班两三次,随时准备接到电话回院抢救。

  去年10月份一次听班期间,就有一位年轻产妇,产后突发迟发型羊水栓塞,大出血不止。接到电话那会我刚进家门没多久,衣服都没来得及换,立马又返回医院。我家离单位有五分钟车程,当时一边开车一边安排抢救。有人负责联系血库要血,有人给产妇用上凝血药物。当时,大量的血液从产妇宫腔内涌出,出现血管收缩、心率快、四肢湿冷的休克早期症状,产妇的血色素只有36g,生命垂危,若进一步出血,就会有生命危险!

  科室里一些专家,也从家里赶过来,与病房护士长和护士一起,有条不紊地进行抢救。按压产妇宫底促进宫缩,静脉联合给予足够剂量的宫缩剂、打开两路静脉输液通道,静滴补充血容量……产妇共出血5000ml,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全身血量。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手术,这时已是凌晨1点多,产妇终于转危为安。一年当中,像这样极危急重症患者能碰到四五例。

  从医多年,从住院医师一步步评上副主任医师,总想着独当一面以后,或许就能轻松一点了。家里人也曾这样想过,在孩子七八岁以前,她们一直等着我有时间出去度个假,后来才发现,我连跟她们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从那以后,她们出去玩也不考虑带着我……而我这个严重的“手机依赖症患者”,却时常忙得连妻子的朋友圈都没时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