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带给中国与世界的机遇和变革

09.04.2015  20:17

   “一带一路”:带给中国与世界的机遇和变革

  ——专访德国社民党前主席、前联邦国防部长鲁道夫·沙尔平

  记者:“一带一路”是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合作发展理念。倡议提出至今,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您对“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如何评价?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又有什么意义?

  沙尔平:我认为,“一带一路”理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和更高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与之伴随的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生态上的巨大变革。这一过程德国也经历过。在经过一段高速高效的发展后,国家会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和层次,主要体现为:能源使用效率提高,更加注重保护环境,更加注重生态建设,还人民以蓝天碧水;同时推进民生改善,保证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让社会实现长治久安。我们认为,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中国必将成为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稳定的国家。

  记者:“一带一路”能否为处于经济复苏期的欧洲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一框架下,德国将与中国在哪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

  沙尔平:这种发展机遇带来的收益其实是双赢的。当前,中国与欧洲的关系已经发展到历史的最好水平。中国目前在欧洲的投资总额虽然并不大,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投资额和投资比重都会相应增加,这是一个不容辩驳的趋势和事实。

  当前,中国已经成为众多德国企业的投资目的地。德国有些比较知名的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就来到了中国。如今,德国对中国的投资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达到更高的层次,从最初的贸易、货物、产品的流通逐渐过渡到人员互通、人才互访,同时在教育、文化、语言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其中,中小企业在中德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德国中小企业是德国技术的先驱,在中国庞大的市场中,他们找到了一个更加安全的投资环境,不论是在金融,还是在法律方面都给予它们足够的安全感。

  在此基础上,德国将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与交流:第一,在技术的标准、产品的生产上,研究如何通过实现技术升级,提高产品质量。第二,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原材料和能源。第三,如何避免生态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的污染。第四,继续加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职业教育领域。第五,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合作。总体而言,我相信我们未来的合作将是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的,双方都将从合作中获得收益。

  记者:推进“一带一路”,首先要做的是互联互通建设。打通经脉,才能带动经济腾飞。在这过程中,还面临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如何促进通关便利,保证人员往来顺畅等等,请问您有什么具体建议和举措吗?

  沙尔平:我认为,要做到货物、产品的互联互通,人是关键。只有在人的思想上做到互联互通,才能保证“一带一路”政策的顺利实施。要做到通关便利化,保证人员往来顺畅,需要我们简化繁琐的行政审批手续,加快决策的过程。双方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了解,这不仅包括文化上的互信互通,文化障碍的消除,还包括合作中谈判风格的理解和尊重。这里所说的尊重不等于要接受对方谈判的风格,而是希望通过合法、合理、公平的原则,尽量理解对方的需要,最终通过友好和平的方式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在合作的过程中要遵守市场运行的基本原则,比如要考虑资源在哪里得到运用;哪些产品需要我们进行交流和互换;在产品货物运输的过程中,如何保证其安全;如何降低货运的成本;如何有针对性地将产品销售到潜在的市场;这些市场又有哪些准入条件;海关清关又有哪些政策规定等等。另外在金融和合作伙伴方面,也有很多是我们在做互联互通时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上述具体问题和细节的处理可以为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提供基本的保证。思考并解决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同合作伙伴——中国经济联络中心持续交流,并对中德企业提出好的解决方案。我们目前双方正就如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做好服务中德企业的相关工作进行沟通和计划。

  在“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中国的很多省份和城市都积极参与。为了加强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在货物运输、经济交流方面的互联互通,为更多的中国企业提供包括交通运输、费用、清关、物流、欧盟政策解读、降低企业货运成本等方面的信息,接下来我们将会专门举办研讨会,邀请德国物流、海关方面的专家就以上问题进行解读,为中德企业答疑解惑。希望我们的研讨活动能够形成机制化,不是举办一期,而是很多期。

  记者:随着“一带一路”的实施推进,将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到海外投资兴业,但是受历史文化差异、现实利益冲突等因素影响,走出去的过程恐怕并非一路坦途。您认为中国企业走出去会遇到哪些挑战?对降低风险有何建议?

  沙尔平:以德国为例,中国企业在德国投资,是以参股形式实现的,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外投资其实比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要更容易。不论从金融还是法律角度看,只要中国企业获得政府的审批,满足这个前提条件,企业的投资目标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现在我公司[1]服务的内容就是帮助中国企业在德国寻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另外,中国企业和德国企业在就合作进行谈判的时候,可能会由于双方的经验、文化背景、谈判风格的不同,对于同样的内容持不同看法。如何消除中德企业在谈判过程中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分歧,也是我们公司所致力达成的目标。当目标企业被中国企业并购或入股后,未来的公司管理、市场培育、新市场的开发、客户维护等工作都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的。能够让双方在合作达成后,仍可以顺利成功地完成项目,这也是我们公司努力的方向。

  记者:国外有种观点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对此您有何看法?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沙尔平:对于“一带一路”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一说法,我并不认同。如果说,德国战后重建是德国版的“马歇尔计划”,那或许可以,因为当时德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资金重建。然而中国当前经济实力雄厚,又经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与积累,国家实力与当时的德国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两者的背景截然不同。而且,中国推行“一带一路”的目标并非是重建国家,而是要使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实现稳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和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因此,两者从根本上没有可比性。

  (作者系《当代世界》记者)

  原标题【 "一带一路":带给中国与世界的机遇和变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