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一带一路” 海尔探索中国企业“走出去”新方式

01.06.2016  07:17

海尔智能家居

中东非洲大区总监张庆福

    水母网5月31日讯  (记者刘春雁)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实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作为中国最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海尔在探索互联网转型的同时,也积极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将海尔模式融入到海外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模式出口”的跨越,创新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新方式。30日,记者随“创新发展看鲁企”采访团来到海尔集团,寻觅这个砸碎自己创造全球帝国的企业创新之路。

    与一些企业单纯出口定牌或“国内加工,国外销售”的模式不同,海尔从一开始就坚持本土化“研发、制造、销售”三位一体的海外布局。目前,海尔已在海外建立起8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工厂布局覆盖全球除澳洲以外的4大洲18个国家和地区。海尔已经成功进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主流品牌。据消费市场权威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数据,2015年海尔连续七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

    “海尔之所以能获得全球用户的广泛认可,重要原因就是海尔的本土化优势。海尔在全球建立了5大研发中心,根据本土化的用户需求,企划和开发适应当地化需求的主流产品。”负责中东非洲大区总监张庆福告诉记者,在国际主流市场的美国,海尔设计出容积为500多升的大冰箱,一个抽屉能放下一只完整的火鸡,满足了美国用户在感恩节储藏整只火鸡的需求;在家电竞争最激烈的日本市场,海尔针对日本年轻用户所住公寓面积小的特征,设计了一种体积很小的“小小神童”洗衣机,产品上市后深受当地用户喜爱,销量持续上升,更是被年轻人形象比喻成“个人洗衣间”;在巴基斯坦,海尔根据当地家庭人口数量多、喜好穿着伊斯兰教大袍子的特点,专门为巴基斯坦用户设计了一种能洗32件大袍子的大容量洗衣机,同样深受当地用户欢迎。

    同时,海尔在海外十分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形成了海尔“人单合一双赢”(人即企业员工,单即客户)模式的走出去。在海外,海尔以国家为单位将海外公司划分为小微企业,小微自负盈亏,逐步向“人单合一双赢”模式追求的按单聚散、用户付薪过渡。拿张庆福自己来说,人单合一模式的开展带来了很大改变。他负责中东非洲地区的运营,过去别人定目标,如今自己有目标,区域布局、品牌建设都需要自己把握;过去薪酬企业给,如今薪酬用户支付。“所以卖出任何一件产品,最重要的就是让客户满意,否则客户不买单,我们就没有业绩。”张庆福笑着说。

    在张庆福看来,“一带一路”战略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走出去”战略,更是中国企业借助国家政策扶持,实现由加工型出口模式向创新型出口模式转变的重要历史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海尔实践本土化的‘三位一体’海外发展策略,并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出口海外’,无疑为中国企业‘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探索树立了实践典范。”张庆福告诉记者,海尔在海外已建成的8歌工业园中,就有6个是在“一带一路”战略沿线。

    在“一带一路”桥头堡巴基斯坦,海尔通过10余年的深耕发展,目前在巴基斯坦品牌知名度达到99%,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本土化知名家电品牌。在俄罗斯,今年4月份海尔冰箱俄罗斯首个制造基地“卡玛大师”工业园正式投产,项目总投资额5500万美元。借助三位一体的布局,海尔精准把握用户需求,进入当地主流渠道,销售差异化主流产品,满足海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