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3.5万名干部考试明法纪 德廉考试不过关暂缓提拔

20.11.2014  12:06

  本报记者 高扩

  “有的领导干部根本不学党规党纪,不知法律法规,无视规矩、不讲廉耻。”王岐山不久前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说。那么,如何使党员干部明法纪、知敬畏?

  山东省近期在全省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德廉知识学习测试,测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党规党纪。今年以来,全省已有35287名副县(处)级以上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测试,其中还包括首次参加测试的2012名副厅级党员干部。

   2012名副厅今年首次考试 

  11月9日上午9时,济南大学12号教学楼各个微机教室内,省直部门单位和高校的820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正在参加党规党纪集中测试补考。省巡考组和监考人员不时来回走动,现场气氛严肃紧张。

  为促使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规党纪,增强纪律观念,山东省在去年就组织正县(处)级党员干部开展德廉知识学习测试,今年学习测试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

  省纪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2012名副厅级干部首次参加德廉测试。测试范围向上扩大至省管副厅级党员干部,向下延伸到全省实施公务员法管理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副县(处)级党员干部。”

  济宁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宝海去年作为正处级领导干部参加了测试,今年提拔为副厅级干部,按照省里的规定,再次参加测试。“职务的提升,并不代表个人素质的提升。今年再次参加测试,让我更加绷紧了严格遵守党规党纪这根弦!”他告诉记者。

   题库包括1400余道题目 

  “张某在某市政府拆迁办工作,其妻弟雷某为了在某拆迁工作中获得其铲车被使用的机会,让张某帮忙疏通。张某遂介绍雷某给拆迁办负责人董某认识,雷某为表示心意,送给董某价值1.2万元的烟酒,后得到其铲车被使用的机会。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对于德廉测试中的这道题目,临朐县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强仍然记忆犹新。“张某只是帮别人疏通,没有直接帮忙,仍是违纪违法。”王强说,如果没有这次学习,在现实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很容易便因法纪观念不强越过法纪红线。

  省纪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题库包括1400余道题目,涉及党章、廉政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30多个党规党纪,基本涵盖了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的各类基础知识。

  济宁市渔业局局长杜西平表示,要想通过测试,必须要下功夫集中精力学习,关键是约束党员的规定杠杠、界限标准,自己更明确了。

   “没想到考试不合格耽误了晋升” 

  活动开展伊始,一些人不以为然,认为测试起不到多大作用,参加不参加、及格不及格无所谓。但很快,有人便为这种想法付出了“代价”。一位测试没“过关”的干部懊恼地告诉记者,他参加单位的竞争上岗,成绩不错,本以为铁板钉钉了,结果却因测试成绩不合格,与这次晋升机会擦肩而过。

  山东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联合下发《关于深化党员领导干部德廉知识学习测试工作的意见》,规定测试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为合格,不合格者必须补考,补考成绩仍不合格的暂缓提拔使用。

  省纪委宣传部部长陈元舜说:“这样就把党规党纪学习由‘软性’要求变为‘刚性’约束,有效解决了学习测试由‘虚’转‘实’、由‘软’变‘硬’的问题。”

  临沂市罗庄区纪委副书记李玉与兰山区人社局局长刘振萍是一对夫妻。自接到学习测试通知后,两人便成了共同进步的同学:一起查找资料,互相探讨问题,常常学习到深夜;一台电脑成了他们模拟测试的“抢手货”。

   有干部携带小抄被通报

  参加学习测试党员干部3.5万名,合格率达95%以上。好成绩的背后,是否存在“走过场”、搞形式的问题?

  “省委、省纪委对考风考纪提出严格要求,坚决杜绝‘走过场’现象。”陈元舜说,他拿出一份文件《关于3起违反德廉知识测试纪律问题的通报》,有的携带小抄,有的使用手机作弊,有的让下属替考,违纪人员职务、姓名、违纪情节、处理情况一一在列。

  除了严肃考纪外,山东省还在报名、注册、测试程序上下功夫,力争每个环节环环相扣、严谨细致,避免考试投机取巧。

  临沂市纪委的工作人员说,当地有兄妹俩同时参加测试,碰巧电脑派位又抽到相邻座位。有同志打趣互相“照顾”一下,现实却是: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组成,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最终,兄妹俩一人通过考试,另一人“挂科”。

  原标题【 山东3.5万名干部考试明法纪 德廉考试不过关暂缓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