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余件三星堆、金沙遗址文物6月28日将在济南展出

17.06.2017  01:53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太阳神鸟金饰

铜鸟

   中国山东网6月16日讯 (记者 姜瑞丽)龙山先民,千载蜀魂,太阳的部落绵绵繁荣;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太阳的传说代代传承。记者从山东博物馆获悉,6月28日至9月15日,“太阳的传说——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菁华展”将在山东博物馆一层3号展厅展出。届时,包括太阳神鸟金饰、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等在内的140余件精品文物将亮相。

  此次展览由山东博物馆、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主办,将展出来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和沂南县博物馆四家文博单位的精品文物140余件。

  雄踞西南的古蜀国是中国古代中原周边地区颇具典型意义的“古国”之一,但史籍却鲜见蜀史之详载。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廓清了历史迷雾,充分证明古蜀文化是中国古代区系文化中具有显著地域政治特征和鲜明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从三星堆到金沙,两大遗址前后辉映,共同构成了先秦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灿烂图景。

  本次展览荟集三星堆、金沙文物菁华,以青铜器(青铜制品)、玉石器为主,兼及金器、陶器等,包括人物与动物造像、眼睛形器、玉石礼器及金饰等种类,不仅彰显出古蜀技术文化与审美文化的特色,也是古代蜀国宗教文化之缩影。太阳崇拜系古蜀宗教文化的中心,三星堆与金沙遗址所出反映此种崇拜的大量器物、纹饰是有力的实物例证。太阳信仰深植于古蜀文化观念,对塑造其社会和文化心理产生了重大影响,此信仰一直延及东周,如“华阳国”、“开明王”等国家别名或族号也深深打上了这一信仰的烙印。三星堆与金沙遗址出土的这类器物,形式多样且意匠不凡,与那些或奇谲恢诡或工致精丽的古蜀国其他神器、礼器共同营构了一个光华普照、神秘梦幻的信仰世界,谱写下一首雄浑闳丽的华阳神曲。

  日出东方,凤鸣朝阳,山东古老的东夷族群也流传着太阳的传说,从北辛文化时期器物上简单刻画的太阳纹,到大汶口文化阶段出现的八角星纹以及大口尊上所刻画的太阳符号都蕴含着这一传说的生动诠释,陶鬹及龙山文化的鸟喙足鼎,便是太阳崇拜与鸟信仰相结合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生动例证。

作者:姜瑞丽         编辑:焦竞赛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