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三制六强化”打造夏津“小农水”新亮点

24.04.2015  11:44

  素以“银棉之乡”、“小杂果之乡”著称的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总面积882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作为第四批“全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夏津县先后组织实施了2012——2014年度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项目,新建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64794亩。目前,2014年度的“小农水”建设大会战,已完成总任务的95%。 

  当时间在滴答声中过去,“小农水”在项目区遍地开花:一条条清淤一新的渠道,宛若“动脉”纵横交错;一处处新建的提水泵站,宛若“水龙”静卧河边;一条条PVC低压管道,宛若“银带”纵横田间;一座座修建的桥涵,宛若“纽带”穿越农户;一个个安装好的出水口,像一枚枚“金元宝”镶嵌在田地。当初的建设蓝图如今已经泼墨成景。 

  面对难得的历史契机,夏津县将智慧与勤劳注入“小农水”建设中,运用“三联三制六强化”的创新机制,打通了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小农水”正像一滴滴甘露,滋润着项目区的每一寸土地,浸入到广大农民的心田。 

  创新思路  助推“小农水”建设 

  2012年11月,夏津县2012年度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拉开帷幕,一时间,田野间机器轰鸣,人头攒动,建设“小农水”的热潮就此掀开。 

  按照审批的方案,夏津县2012--2014年度项目总投资7796.02万元,其中上级专项资金64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140万元,农民投劳折资256.02万元。 

  思路决定出路。夏津不仅将功夫下在工程建设之上,还下在建设之外。夏津县立足自身实际,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项目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细抓实做好。 

  夏津将项目建设落实到“三联”、“三制”和“六强化”三大举措上来,积极搭建起上下联动、内外呼应的体制,并按照“突出民意”的根本要求,将项目各环节工作做到了老百姓的心里面。 

  同时,结合项目实际,整合农业开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7759.62万元,充分保证财政资金的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小农水项目实现了“建前精规划、建中严要求、建后强管理”,有效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实现了小农水项目的顺利完工。 

  在“三联”、“三制”和“六强化”清晰的坐标下,夏津“小农水”工程驶入了建设的快车道,夏津优质高效地完成了2012、2013两年的计划任务,交出了一张优秀的“小农水”建设答卷。 

  强化领导 “三级联动”奏出协奏曲 

  为了使“小农水”建设凝聚起更大的合力,调动更多的有效力量,夏津“小农水”建设奏响了“三级联动”的协奏曲。 

  小农水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将其列入全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来抓,实行“三级联动”,就是县乡政府联动增强工作合力、有关部门联动加强项目管理、泵站管护者联动抓好建后管护,促进了小农水项目的建管升级,真正把小农水建设成为社会关注、群众受益的又一民生工程。 

  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副组长,水务、财政、农业、开发、国土、林业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夏津县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区乡镇政府也成立了相应机构,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县水务、财政部门成立了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处,负责项目的总体调度、质量监督、进度督促、资金管理、检查验收等工作,确保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各项工作深入落实。根据工作实际,以泵区为单位,新盛店、宋里长屯等43个泵站全部落实了具体的管护者,并建章立制,实行合同管理,为项目建设和后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铺平了道路。 

  明确体制 “三制衔接”彰显民生内涵 

  “小农水”是项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夏津“小农水”建设,无不以民生作为刻度,无不渗透着民生的内涵。 

  民办机制重民心。按照“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政府投资、农民投劳”的原则,项目区召开了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就工程建设方案、投工投劳、建后管理、运行机制等充分征求用水户意见,让老百姓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积极性。 

  产权机制强民权。夏津县政府印发了《夏津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运行管护办法》,极大地提升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和现代化水平,力求项目为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议事机制尊民意。“项目民报、方案民定、工程民建、建设民管、资金民审”,唤起了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他们以极大的热忱,把小农水当成了家业办。 

  狠抓建设 “六个强化”为项目推进护航 

  为确保小农水重点县项目的顺利竣工,夏津县出台六项措施,全面出击,将“小农水”推向高潮,激起一个个闪亮的浪花。 

  强化程序管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夏津县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承担工程建设。并落实项目公示公告制度,及时将项目建设地点、实施时间及内容、资金筹集使用、质量控制措施、投资投劳等情况在受益区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强化资金管理。夏津县财政补助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县财政支付中心开设资金专户,确保专款专用。 

  强化质量管理。委托有经验有资质的监理单位负责工程监理,工程监理人员吃住工地,实行跟班旁站,全程监督重点部位、隐蔽部位。同时聘请村干部和农民当义务监督员,确保各项工程达到设计要求,真正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强化建后管理。为建立小农水运行管护的长效机制,夏津县推行“水利灌溉服务中心+乡镇水管站+泵站管护者”的管理模式,县水务局成立了水利灌溉服务中心,乡镇成立水管站,泵站明确水管员,明确“三管”、“六护”的管护责任,极大地提升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标准和现代化水平。 

  强化考核管理。县政府将项目实施情况纳入对乡镇目标考核体系,建立考核机制。并对工程建设情况实行绩效考评,对项目建设进度快,组织得力,质量好,投资投劳到位及时的,给予一定的奖补,反之,则要追究相关单位的责任。 

  强化宣传管理。及时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会员大会、受益农户座谈会和工程建设管理动员大会以及广播、电视、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深入发动,让小农水建设的政策和要求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在“六个强化”的推动下,夏津“小农水”建设以势如破竹的气势,迅速席卷项目区。每一个可以激活的“细胞”都活跃了起来,每一个能够参与的“分子”都主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