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洗车业遭“寒冬”多家服务平台接连倒闭

25.11.2015  10:49

  如同近期骤降的气温,曾经红火的上门洗车服务迎来了资本寒冬,众多公司纷纷倒下。11月2日,继“嘀嗒洗车”、“e洗车”、“功夫洗车”遭遇滑铁卢后,“我爱洗车”CEO留下百万元债务后失联。一度风光无限的O2O洗车行业如今一片哀鸿遍野。

  而另一个事实是,在行业面临洗牌之际,“呱呱洗车”却在近日宣布完成1亿元融资,一家独大的势头越来越猛,其在济南近30个服务网点抢占了大部分业务。

  意图解决传统洗车弊端的上门洗车,到底是不是一项“伪需求”?

  过山车式的发展历程

  14日下午3点,记者通过手机下单约10分钟后,“呱呱洗车”师傅刘赞(化名)把车开到市中区舜德路一处居民区门口,开始了当天的第6笔订单业务。自今年6月离开洗车实体店加入上门洗车大军,刘赞已经在小区周边范围内洗了千余辆车。一辆装满工具的电动三轮车、一部手机、一瓶水,这是他平日出行的全部“家当”。

  刘赞从实体店跳槽的时期,正是O2O洗车行业走下坡路前最后的高峰期。“那时候,满大街都是贴着‘1分钱洗车’‘免费洗车送礼’标语的三轮车,洗车实体店的员工跑出来一大半,不少干快递的看着眼红,也都转行出来洗车了。”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统计,2014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同比增长30%,并预计2018年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巨大市场的诱惑下,O2O洗车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用超低价的方式,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消费者,试图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然而,在看似拥有无限市场潜力的情况下,上门洗车行业像一个鼓起来的气球,急速膨胀后最终爆破,掀起了一阵倒闭潮。据媒体报道,曾号称国内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洗车公司“e洗车”,最终于今年10月大量裁员并停止上门洗车业务;曾拥有7万用户的“我爱洗车”在经历了10个月的烧钱大战后倒闭,留下200多万元债务,被欠薪的员工多达100多人。

  烧钱难换客户忠诚度

  类似于当年团购市场的“千团大战”和打车市场“滴滴”“快的”之争,上门洗车企业在抢夺初期客户时,也经历了一场烧钱大战。

  以“e洗车”为例,曾经每天涌现两三万单业务、覆盖了全国十五六个城市,但随着资本遇冷,公司在2个月内烧掉2000万美元融资后关闭上门洗车和保养业务,可谓大批受挫洗车O2O企业的缩影。

  从去年开始至今年初,汽车后市场受到资本热捧。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资本市场共产生了150多件与汽车行业相关的投资事件,其中汽车后市场方面的投资是2013年的10倍,达到了67次之多。

  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上门洗车企业大部分采用补贴“烧钱”模式来争取用户,期望以洗车这种高频、低价的项目来换取其它服务项目的转化率。该人士表示,上门洗车就跟优惠券一样,留不住客户群,一旦哪家的优惠大,客户就会涌向哪家,烧钱出不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易表示,高额的推广花费让初期创业者无以为继,并且龙头企业的强势推进,用其巨大的资金优势打起价格战,也会让不少草根企业措手不及。

  不过,在外界对洗车O2O行业的一片唱衰声中,“呱呱洗车”、“逸洗车”这样的项目仍然可以得到投资人的青睐。今年4月,“呱呱洗车”拿到了“58到家”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并于近期宣布获得了1亿元人民币的Pre-B轮融资;“逸洗车”也宣称拿到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济南上门洗车企业屈指可数

  截至今年6月底,济南市机动车总保有量为160万辆,2015年上半年,全市共新增机动车近1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6%。按每辆车一年洗车20次,每次收费20元计算,我市洗车市场总规模达6.4亿元。

  为了从济南洗车行业的“蛋糕”中分一杯羹,上门洗车业务早在2009年就曾现身济南,但只是针对个别小区服务,并未在全市范围内覆盖。而近年来受“互联网+”的影响,济南大街上也涌现不少四处奔波的洗车师傅,但是目前现存的企业屈指可数。

  记者搜索发现,微信平台中有百余家经认证的公众号表示提供“上门洗车”服务;在苹果手机软件商店中约有50多款洗车软件,仍正常提供服务的为数不多。这些企业服务范围覆盖济南的更是少之又少。

  “我们公司今年5月份进入济南市场,目前有将近30个站点,基本覆盖了城区范围,”“呱呱洗车”师傅刘赞告诉记者,公司目前是济南主要的上门洗车服务企业,“客户下单10分钟内我们就会到达,20分钟就能洗完,现在公司每天能洗将近两三千辆车。”

  另一家成立于去年的“蜥蜴洗车”是济南本土企业,通过与各大物业合作,他们已经进驻10多个居民区及写字楼,服务范围包括驻点周边2公里内,客户通过微信下单后,便能享受20元至268元不等的洗车及车辆美容等服务,平台上已经销售了约2万多洗车券。

  “我们的压力来自于公司内部”

  虽然自称来自于行业内的竞争压力不大,但是刘赞每天的工作并不轻松,除了完成每个月洗150辆车的任务量,还需要自己拓展客户,“我们的压力来自于公司,完成任务后,每多洗一辆车给补贴20元,完不成的话有可能被淘汰。”

  与刘赞一样,济南“呱呱洗车”约300名洗车师傅每天活跃在大街小巷,每人平均每天洗8-10辆车,要跑尽两个电动车的电瓶。“现在公司的活动是‘首单一元’,我们就爱接这种单子,客户第一次体验得好,才有可能买洗车券,”刘赞说,很多员工自费购买玻璃水、制作广告牌,就是为了能留住客户。

  “呱呱洗车”的师傅们是幸运的,同行业里不计其数的员工在公司倒闭后被欠薪。据媒体报道,“我爱洗车”解散当天,被欠薪的170多名员工中的30多名职员聚集在办公楼前讨薪,他们中的人未要回的工资从3000多元到7万多元不等,全部共计165万元,被欠薪员工中最高级别是财务总监。

  面对这样的新闻,刘赞显得不以为然,“公司在济南的办公场所,每个月将近上万元的月租,再加上人工费和耗材,现在每洗一辆车都赔个十五到二十元,”刘赞说,“虽然公司还不怎么盈利,但是我们员工赚的都比以前在实体店干要多,基本工资4000元,卖出去洗车券补贴25元,再加上洗车的补贴,每月能拿到5000多的收入。”

  对于未来,刘赞很有信心,“公司刚完成1亿元的融资,明年也会上市,到时候肯定会做到行业第一。”

  行业“寒冬”中回归服务本质

  “第一次使用可以免费,洗得算是比较干净,不用在车旁边等着,希望商家保持住这样的质量,不要等客户用钱购买服务后变差”、“模式不错,符合用户需要,希望能够用更可靠的服务帮助这个市场成长”……打开“呱呱洗车”软件的评论页面,除了低廉的价格,客户们更关注的还是洗车效果。

  在刘赞看来,服务质量本身也是公司追求的立命之本,“公司有一套专门的服务流程,有专门的品控人员不定时巡查我们的工作,做不到位还会罚款,”刘赞说,有一次因为直接把污水倒进下水道里,被品控人员发现后罚款1000元,“正确的做法是先倒进污水桶里,然后再处理掉。”

  “呱呱洗车”董事长郄建军在接受采访时认为,此前大规模洗车O2O公司的倒闭,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走入了一个误区,过于急切地想要做平台、做入口,却忽略了洗车业务本身,“他们只是想把洗车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一个切入点,一味地烧钱补贴补用户,而没有把服务做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高级工程师赵林表示,上门洗车的出现,不仅是技术方面的革新,更是向顾客消费需求的转变。但是面对用水、环保、洗车效果等方面的“硬指标”,上门洗车公司不能仅仅依靠折扣、免费等烧钱方式进入市场,更要不断自我完善,才能经得住市场的竞争、车主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