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积极拓展公共法律服务领域

26.01.2016  16:59

 

      东营市司法局坚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法律需求为导向,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不断向经济和民生领域拓展。
      一是引导律师为经济社会建设建言献策、保驾护航。深入开展“优化服务促发展、顾问企业大走访”活动,主动为企业提供诊断式法律服务。组织律师为山东特高压工程、东营城南污水处理厂BOT工程等15个重点项目提供全程法律服务,规避法律风险,保证工程进度。帮助万达、方圆铜业等企业融资百亿元,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日常生产经营有序开展。2015年全市52家律师所400余名律师走访企事业单位730余家,举办讲座700余场次,出具“法律风险提示函”336份,审查修订合同643份,化解合同纠纷323起,避免或挽回经济损失1.3亿元。
      二是推动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出台新政策,免费为乡村60岁以上老人和城镇60岁以上贫困老人办理法律援助。在全省率先建成市级法律援助网站,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咨询、网上反馈。新建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东营军分区、基层法院等法律援助站点15个,公开招募法律援助志愿者379人,将3万余名低保、五保、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纳入困难群众资料库,编映《幸福路》专题宣传片,深化法律援助爱心助残、老年人维权等专项活动,着力打造东营法律援助新名片。全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1893件,其中诉讼类援助案件同比增长200%。
      三是推动公证行业争先创优、提质增信。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开设便民“绿色通道”,购置便民服务设施,设立公证引导服务台,实行周六值班、网上预约等便民服务制度,拓展协助赡养声明书、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中心医院电子签名等新业务,制作《风雨人生路,公证伴你行》主题宣传片,倡树公证行业良好形象。通过建立公证员实习基地,启用电子签名印章,增加二维码防伪图案等新举措,不断增强公证的严谨性、真实度和证明力。2015年全市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5043件,办证量、业务收费同比分别增长11%、10%。
      四是推动法律服务扎根基层、贴近百姓。深入推进“法润民生--司法行政职能进社区”活动,开展社区服务21场,解答群众咨询2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5500余份;启动第二轮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工程,调整充实顾问队伍,指派487名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免费为1891个村(居)担任法律顾问,建立健全法律顾问考核、限时服务、工作日志、工作保障四项制度,举办法律讲座700余场次,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基层法律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全市司法鉴定机构共接受委托办理各类司法鉴定案件2062件,鉴定意见被采信率达98%以上,居于全省前列。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