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官方签署多个大单 两位总理拍了大头照片 中印要早日解决边界问题

16.05.2015  11:03

  李克强与莫迪共同出席“太极瑜伽相会”中印文化交流活动 新华社照片

    据《环球时报》报道“双方确认,早日解决边界问题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两国政府努力实现的战略目标。”在中印两国政府15日发表的四十一条联合声明中,这段文字出现在第十一条,却是最受印度媒体关切的一条。这一天,印度总理莫迪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在北京的紧凑行程给印度媒体提供了太多猛料,以至于两国签署24项总额达1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在西方媒体忙着念叨中印是敌是友还是非敌非友的时候,两国领导人表现出热络与善意令外界看到中印间“罕见的化学反应”。一名印度驻华记者不禁感叹,从莫迪在中国受到的礼遇可以看出,中印关系的一个美好时期已然开启。     “来自拍!谢谢李总理!”北京时间15日18时45分,莫迪更新了他的中文微博,发出一张他与李克强在天坛的亲密大头照。在3天访华行程中的第二站北京,与李克强在天坛散步是莫迪紧凑行程表中较轻松的一环。当日,两位总理在天坛出席“太极瑜伽相会”中印文化交流活动。此后他在中国外长王毅陪同下来到清华大学演讲,并在演讲中说了两句出乎印度媒体意料的话:中印需要快速地不带任何偏见地解决边界争端;印度将正式向中国公民发放电子旅游签证。     莫迪竟然选择在面对大学生演讲时公布这个决定(电子签证),而不是在与李克强共同面对记者时宣布”。《印度教徒报》15日称,让外界对此深感吃惊还不仅是场合,而是在莫迪把这个消息告诉学生们前几小时,印度外长斯瓦拉杰还对外宣称印度政府对此“尚未做决定”。众所周知,印度内政部和安全机构对于这一向中国人开放国门的举动强烈反对,而莫迪15日说,“全球人口的33%不是中国人就是印度人,我们却对彼此了解甚少,我们必须效法古代那些勇于探索未知的古人,充实彼此,因此我们决定向中国公民发放电子旅游签证,我们要庆祝在中国的印度年”。     莫迪15日的第一项重要行程是与中国总理李克强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两位总理还共同出席了首届中印地方合作论坛。中国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德江也会见了莫迪。印度CNN-IBN电视台说,在莫迪与李克强共同见证下,中印两国签署了总价值高达100亿美元的24项协议,内容涉及教育、铁路建设等诸多方面,堪称中印关系中一项重大突破。当日,两国政府还发表联合声明,内容多达41条,其中包括两国同意开展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定期访问,双方共同决心采取措施缓解贸易不平衡问题,双方决定设立“中印智库论坛”等诸多方面。     “莫迪:印中要寻求公平合理的边界问题解决方案”,15日,多家印度媒体以此为题报道了莫迪在与李克强共同会见记者时发表的讲话。莫迪表示,20多项协议的签署显示了两国关系的深度和成熟度,“过去数十年,我们两国间的关系有点复杂,但我们有将两国关系变为正能量并惠及全世界的历史责任”。在印度媒体最关注的边界争端问题上,莫迪表示,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总理李克强的会谈坦率、友善、富有建设性,我们讨论了所有的问题,包括那些阻碍两国关系发展的问题,我强调了中国在处理一些问题时需要重新考虑他们的做事方式,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审视我们的关系。在边界问题上,我们同意继续寻找一种公平、合理、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并都承诺尽全力维护边界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李克强在与莫迪会谈时指出,中方愿同印度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充分运用智慧处理好边界等敏感问题,保持谈判势头,建立合作框架机制,在确保边境地区和平安宁的同时,把主要精力放在推进双方战略合作和共同发展上,推动形成真正的“亚洲世纪”。     新加坡前外交官马凯硕曾说,信任是中印两国间“消失的关键商品”。而英国广播公司(BBC)注意到,习近平与李克强在与莫迪会面时都强调了中印两国应该建立互信。印度外长斯瓦拉杰也对媒体表示,两国领导人在政治领域的大量讨论聚焦于增强互信。《印度教徒报》驻华记者阿内加15日表示,他对中印关系的最新观察是,两国已就有力促进经济融合的同时确保边境平静达成共识,并共同致力于建立新的互信机制。为做到这一点,莫迪似乎在寻求打破常规的方式加强与中国的联系,如力促印度各邦与中国的省份加强联系,促进企业交流,努力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另一名印度驻华记者则认为莫迪不顾国内反对宣布给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是印中关系中真正的大消息,从莫迪在习主席家乡受到的礼遇可以看出,印中关系一个美好时期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