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3个街区入选省级历史文化街区 拆建将有法可依

21.11.2014  21:02

  记者在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看到,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或者历史建筑构成破坏性影响的,将依照相关条款予以处罚。

  这意味着以后在已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中进行相关的修缮改造工作,将至少需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这里最像老舍笔下的济南”

  三个街区汇集1处国家级、5处省级23处市级文物单位

 

 将军庙街的天主教堂,是将军庙街区里重要的省级文保单位。  记者 王倩 摄

  生活日报11月20日讯 19日省政府确定山东首批历史文化街区的消息,20日中午还未在入选的将军庙街居民间广泛传开,但老住户们说,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也就只能从这几条街上寻见了,据了解,三个街区汇集1处国家级、5处省级和23处市级文物单位,堪称历史文化的化身。

  将军庙街区:

  这里有老济南的样子

  约6.7公顷的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是狭长片区,北起大明湖路,南到将军庙街。20日中午,安静的将军庙街上几户居民大门敞开,街面上行人并不多。

  从2013年开始,省政府陆续将将军庙街区内的天主教堂等建筑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目前这里共有3处省级文保单位,它们分别是:陈冕状元府、题壁堂古建筑群和将军庙天主教堂。

  将军庙街上的一位老居民说,如果市民和游客想看看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到底是什么样子,到这儿来就行。冬天温暖的阳光,还挂着霜的柿子伸出院墙,偶然有骑着三轮车的小贩慢悠悠经过,懒洋洋地喊一嗓子,时间在这条以灰色民居为主色调的小街上变得越来越慢。细数下来,整个将军庙街区有着10处市级文保单位。

  芙蓉街-百花洲街区:

  文保扎堆 泉水汇集

  芙蓉街-百花洲街区里的府学文庙在1992年就被评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同位于大明湖街道的路大荒故居一起,成为这个街区里的两处省保。

  尽管如今的芙蓉街几乎已经完全被商业化,但这条小街上仍保留着6处市级文保单位。

  后宰门街一直深受文艺青年的喜爱,在这条街上,除了最显眼的基督教堂之外,40、42、44号的同元楼饭店及后宅传统民居,46、56号、院后街9号的万家大院,86号的田家公馆,东端的福慧禅林,都已经挂上了市级文保单位的牌子。

  街区中的江西会馆旧址、金菊巷燕喜堂及传统民居,这些市级文保,让芙蓉街-百花洲街区成为历史文化的代言人。

  芙蓉街-百花洲街区还是“家家泉水”的典型区域,濯缨泉、腾蛟泉、芙蓉泉、双忠泉等历史名泉都位于这里,市井泉更是有数十眼之多。

  山大趵突泉校区:

  去年已升格成国保

  1917年潍县广文学堂、青州共合神道学堂和济南共合医道学堂合并,齐鲁大学应运而生。虽然到今天齐鲁大学已经不存在,但原来齐鲁大学的建筑,除个别拆除、损毁和改建外,大部分得以幸存,仍在使用中,它们所矗立的地方,就是现在的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2013年6月,这里入选国保单位。

  沿校园最西侧道路行走,在一片已经拆除的建筑废墟中,便可以看到原齐鲁大学的水塔。

  虽然现在水塔看上去并不算显眼,但在1904年刚刚开埠时的济南,这座高耸的庞然大物却是一座地标性建筑。记者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一些教授、大夫那里了解到,水塔曾经是山东大学医学院解剖教研室的库房,这个传闻也让水塔显得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