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将抓“十件实事” 推进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

20.10.2016  11:35

   中国山东网10月20日讯 (记者 张敏敏) 10月20日上午,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山东将集中抓好以下“十件实事”,精准施策,全力打好一套“组合拳”,推进工业22个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加快重点行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

  认真落实全省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统筹推进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继续抓好企业家培训,进一步提高企业家素质。加强企业间交流合作。建立政府和企业家双向沟通交流机制,帮助企业家解决实际问题。

  实施品牌强省战略

  认真贯彻全省品牌建设大会精神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的意见,开展消费品领域品种、品质、品牌“增提创”专项行动,加强“好品山东”区域品牌建设。指导行业协会编制产品升级和创新指南,每年推广应用100项重点新产品、新技术。每三年组织一次“省长杯”工业设计大赛和山东工业设计周活动。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改造

  推动《山东省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条例》地方立法。制定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投资指南和重点项目导向目录,跟进搞好服务,力争用三年左右时间,对全省主导产业重点企业进行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加快推进机器换人。创建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完善“山东省产学研合作网上对接平台”,打造一批制造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行业发布引领性技术发展白皮书。

  抓好规模企业改制和精细化管理

  继续实施好规模企业改制“五年行动计划”,确保到2019年底,全省50%以上的规模企业完成改制,改制企业普遍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省属企业要带好头、作表率。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开展首批58户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深入实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产销率提升计划,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

  依法实施落后低效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退出

  扎实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确保如期全面完成、力争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检、标准、质量、品牌等倒逼机制,分类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低效产能、化解过剩产能。针对效益低、隐患多的行业,实施综合整治或整体退出。落实能耗“双控”和能效领跑者制度,严格控制六大高耗能行业产能。制定“僵尸企业”分类处置方案,集中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的企业,制定实施职工安置方案和风险应对预案。

  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

  结合落实《<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深化实施“1+22”计划方案,着眼发挥优势,筛选一批重点培植的主导产业;针对“短板”产业,开展对标赶超。采取“行业抓龙头、分级抓骨干”的办法,每个行业重点培植5至10家排头兵企业,省市县分层次抓好千亿级、百亿级、十亿级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开展“互联网+制造”试点示范,实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和“智慧园区”建设试点,打造制造业“双创”服务平台。从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等6个方面,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积极建设山东省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加快首台(套)装备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研发推广。

  创新推动人才引进培养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开辟主导产业“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专门通道,“特事特办、一人一策”,引进带技术、带项目、带团队的高层次领军人才和海外人才。加快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深入实施泰山学者工程和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特色技能大师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鼓励国有企业设立首席研究员、首席科学家等高级技术岗位。

  强化政策支撑和扶持服务

  实施好重点行业转型升级财政政策,研究制定技术改造后奖补措施。完善产业引导基金使用、扩大规模,充分发挥部门熟悉产业政策的优势,更好落实“产业政策要准”的要求,加大对重点行业优质项目的投入。切实落实固定资产投资增值税抵扣、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对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给予信贷倾斜,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保障转型升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鼓励企业集约集聚发展。

  完善工作机制并加大推进力度

  把工业重点行业转型升级纳入科学发展考核体系,由省委考核办、省政府督查室、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加强调度督导。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即:企业比贡献,看谁做强做大纳税多;市县比发展,看谁增长稳质效好;部门比服务,看谁优质文明效率高;干部比作为,看谁干事创业本领强。加大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宣传推介力度,定期在媒体公布纳税百强企业名单,营造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浓厚氛围。

作者:张敏敏         编辑:温伟伟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