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之一:用制度杠杆撬动大众创新
新华社北京4月2日专电 创新驱动中国之一:用制度杠杆撬动大众创新
新华社记者汪平
“创新正在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力量”,在中国两会后,国际智库东亚论坛研究员德赖斯代尔感慨地说。伴随中国的创新大战略浮出水面,不少海外专家认为,创新正成为引领中国发展全局的核心话题,中国正在用一系列制度创新,奏响技术大革新的先声。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海内外广泛关注。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到强化金融创新、构建新型的科研、人才和政策协调机制,意见用近百条实实在在的改革措施,为创新驱动确立了制度运行框架。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实施创新驱动,就是要从这样一些基础性的、重大的制度改革入手。
“我注意到,中国正在加速升级自己的工业系统:不仅采用了更多的工业机器人,也强化了整个体系的互联网因素。中国拥有自己的工业升级长期规划,并且积极行动,可能会比大多数国家都要快地进入工业4.0,”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驻华代表马库斯·亨佩尔说。
实现大众创新,就必须突出个人和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不少专家指出,创新驱动战略的根本要素是人,而顶层设计的关键点就是让人的因素充分活跃起来。这就要求解除桎梏,充分发挥技术精英和企业的作用,让科技人员在创新活动中得到充分回报。同时,还要广开言路,打开大门,建立技术移民制度,吸引外国精英人才。
西班牙《世界报》的文章说,将研究人员的收入与创新成果紧密挂钩,将对中国的科研创新产生积极效果。不少在欧美国家工作多年的中国科研人员受到国内科研环境的吸引,正纷纷选择回国开拓事业。
扩大话语权也能帮助企业真正成为创新决策的主体。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和巩固市场导向机制,就必须实现产学研的融合。创新驱动战略打通了市场与科研院校、人员之间的藩篱,实现人才、资本、技术、知识自由流动,以及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构建更加高效的科研体系,形成良性互动,提高效率和创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
当前,中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2014年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三,无论是在创新的首创性和实用性方面潜力巨大,这就要发挥产学研联动的威力,唤醒在实验室沉睡的科研成果,同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面向市场需求,共同寻求技术突破。
世界经济论坛新兴技术全球议程理事会成员哈维尔·加西亚说:“现在中国已经在科研产出方面位居世界第二,将成为21世纪科研发展的领军国家。”当前的一大挑战是完善科学界与工业界之间的合作,“中国需要将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开发新产品和创建知识型经济模式视为优先任务。”
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将更依靠科技进步、包括制度在内的各领域创新。中国创新的优势是人口众多、人力资源丰富、尊师重教;不足是产、学、研还未能很好衔接,很多高校只注重研究,没有将科研转向市场。提高国家创新能力,要从财税制度建设等多层面推进。
实施创新驱动,还要发挥金融创新助推作用。继续扩大私募基金、天使投资等模式对创新的支持,设立国有资本创业投资基金,推动创业板市场改革,同时引导外资更多进入创投领域,开展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合作,势必为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燃料,助推中国经济升级转型。
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中国将不仅仅是世界的“工厂”与“市场”,更将成为全球的“创意中心”。对此,美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评价说:“中国日益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不仅使中国受益,更将带动世界其他地区。”(完)(参与记者:韩墨)
创新驱动中国之二:“互联网+”起风了 传统行业请展翅
新华社北京4月2日专电 创新驱动中国之二:“互联网+”起风了 传统行业请展翅
新华社记者王宗凯
15世纪中期,大航海时代开启,新航路的开辟带领西方进入黄金时代。现如今,移动互联时代揭幕,网络经济的蓝海上又展开了一场开辟新航路的竞赛,而站在风口准备千帆竞渡的正是中国创新企业。
据美国咨询公司数字资本的报告,2014年中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达19家,总估值达470亿美元,全部来自移动互联网领域。
在这些崭露头角的标杆典范身后,是中国大地上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热潮。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理念,即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经济领域,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是一种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新形态。
在4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再次力挺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认为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带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就业,“对激发中国经济的活力功不可没。”
“互联网+”的风一起,传统行业就展开了解放生产力的翅膀。创客不再纠结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任创新萌芽在政策力挺的土壤里成长发芽,催生许多新鲜事物,有些甚至在两年前都不存在。
“互联网+”加出了上门理发、上门做饭乃至上门洗车等一个个代表不同服务的手机应用,与早些年电商和餐饮等行业的“送货上门”不同,这种附着在互联网上的创新开辟出了一条条“送服务上门”的新航路,使服务业摆脱线下门店的限制,让供需双方得以高效联通,直接牵手。
近来包括美国《福布斯》杂志在内的不少西方媒体都承认,中国一些创新在满足人们需求以及推动进步方面,做得比世界其他老牌竞争对手要好。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发表的报告说,中国政府逐渐意识到互联网对经济的变革潜力,致力于将现代制造业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相融合,这或将为中国带来最好的结果。
互联网+银行诞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卖场诞生了电子商务,互联网+教育诞生了在线教育……在产业融合的大趋势下,互联网是集聚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发挥着产业革新的倍乘效应。新兴资本公司联合创始人戈登·里特尔认为,“互联网+”将通过深耕垂直领域,促进传统行业的销售和流程。
过去,传统产业发展先是需要工厂、道路、机场、水电等诸多大型基建支持,因此大量制造业一度集中在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型城市。在“互联网+”时代,凭借移动互联这种基础设施和7.8亿网民组成的大市场,就可让生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即便处于欠发达地区,也能充分享受长尾市场被激活后的红利,避免输在起跑线上。
在大量初创企业的支持下,“互联网+”的服务业吸纳了大量剩余和新增劳动力,帮助中国实现了经济软着陆。2014年,在经济放缓至7.4%的情况下,中国就业不减反增,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300万。据咨询公司麦肯锡的调研报告,到2025年互联网预计将为中国累积创造4600万个工作岗位。
为配合“互联网+”战略,国家还设立了400亿元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为产业创新加油助力。
在网络经济的蓝海上,中国创新企业万舰齐发,还有太多的新航路等待开辟。对于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创新企业,正如李克强总理在两会后的记者会上所感叹的:“真是高手在民间啊,破茧就可以成蝶。”(完)
创新驱动中国之三:工业上台阶 德国靠什么?
新华社北京4月2日专电 创新驱动中国之三:工业上台阶 德国靠什么?
新华社记者韩墨
过去的3月,“创新”“创业”再次成为中国大地的高频词。先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作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双引擎之一。半个多月后,中央便正式公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纲领性文件,提出近百条的改革“干货”。又过了两天,旨在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的长期规划《中国制造2025》也揭开面纱。
“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的工业4.0有什么异同?”“德国是如何实现创新驱动的?”中国的系列创新战略出台人、不少网民和专家不约而同地想到德国。这不仅因为“德国制造”有着令人羡慕的全球声誉,还因为人们希望从这个工业强国的前行之路中,寻找一个答案:德国,究竟做对了什么?
首先,让企业成为创新的绝对主角,让市场成为创新的活力之源。
在德国,身处市场一线的企业始终是创新的主体。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德国科研总投入约为825亿欧元,其中私人企业投入占67%。德国大众汽车公司2013年的研发支出高达114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一。
“为什么德国企业热衷于创新?因为德国企业家相信,德国作为出口和工业大国,全球市场的竞争压力要求企业必须创新,否则就要被淘汰出局,”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研发事务专家马克·莱恩费尔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位于德累斯顿的冯·阿登纳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家族企业,主要生产用于玻璃、金属等材料的高端镀膜设备,迄今已传承90多年。这家企业员工只有650人,而研发人员就超过300人。仅在2013年,公司就诞生了196项新专利,年净利润达2亿欧元。首席技术官汉斯-克里斯蒂安·黑希特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是安于现状,而是始终多看一步,领先一点。重视研发和创新,几乎是德国家族企业的一致做法。”
创新动力源自市场,创新血液深入骨髓,创新环境则要共同营造。德国专家们说,德国企业创新的活力来自于其科研架构的整体优势。从政府和议会,到德国研究联合会、博世基金会等大型咨询和资助机构,再到马普学会等公共科研机构及数百所高校、研究所,各个环节的主体各司其职,始终以企业创新为核心,提供不同层面的研发服务、资金支持或政策引导。以“众星拱月”之势,让企业不仅安心创新,而且勇于和乐于创新。
其次,用机制创新打通产学研结合的资源管道和人才通道。
在欧洲,每两个芯片中就有一个印有“德国萨克森制造”的字样。经过15年发展,德国东部的“萨克森硅谷”已成为欧洲最大的微电子和信息通信产业集群。萨克森州州长斯坦尼斯瓦夫·蒂利希介绍说,这里聚集了上千家关联企业,包括大量初创型企业,还有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等十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院或实验室。
像这样的产业集群,德国还有上百个。在那里,产业界和科研界紧密互动,形成完整的“创新链”。市场需求、产业动态、最新成果等信息得以充分地传递。企业需要技术解决方案,可以向高校和科研机构“下单”。而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感和灵活,避免“孤坐象牙塔”。
在德国,企业与科学界的合作非常普遍。官方数据显示,当前德国高校科研经费的14%来自于企业,而德国弗朗霍夫学会作为欧洲最大的应用研究中心,其每年经费的70%都来自于企业的合同研发,总额在15亿欧元左右。
产学研的“人才旋转门”也是德国创新体系的一大特色。宝马公司工程师秦玉学告诉记者,他身边很多人在科研机构工作一段时间,会选择加盟企业或被企业高薪挖走。而一些在企业的资深研发人员也会适时选择回校任教。他们指导的学生毕业后又会进入企业,人员有进有出,构成一个人才循环。这让整个科研系统“更接地气”,更有方向感。他本人也是在研究机构攻读博士并在那里工作了几年后转入宝马公司的。
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鼓励教师、科研人员带着研究成果去创办公司,或者到企业担任研发顾问。在创业初期,一些科研机构还会提供启动资金。待企业壮大后,科研机构会将所持股份卖掉,再用这笔资金扶持其他类似的初创企业。
最后,高效、多元的激励机制让创新之种生根发芽。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研发激励领域的资深专家弗里德里希·亨勒说,德国企业享有多样化的研发资金来源。他们可以在欧盟、联邦和地区层面申请不同的研发激励,具体形式包括贷款、补贴、担保、股权、权益资本等。
如何确保投入的钱不打水漂?除了由各路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层层把关外,德国还广泛采取第三方委托管理的形式。德国目前大约有20家主要的项目管理服务提供商,比如尤利希研究中心。它们与政府或基金会签订合同,专门负责项目的预评估、质量控制、进度监管、应用推广等。
获得创新激励的项目团队要向管理方不断提交进度报告,并接受询问和视察。这些管理机构的雇员大多拥有专业背景,能够抓住关键,管到点上,遇到问题也容易进行专业上的沟通,既为政府减了负,也避免了信息不对称、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
亨勒说,在制度设计上,企业获得研发激励的总体规律是,中小企业比大企业更有机会获得扶持,从事基础性和实验性研究的企业,以及选择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研发的企业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激励资金。
此外,德国还有很多私人科研资助机构,如大众汽车基金会、克虏伯基金会等。它们财力雄厚,根据自身偏好向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科研资金或奖学金,是公共科研资金的有益补充。
不过,莱恩费尔德强调:“激励资金本身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借此激发企业从事研发的兴趣和信心。德国企业获得的研发激励不会超过总投入的50%,因为我们相信,如果企业只愿用别人的钱,而不是自己的钱投入,对这个产业和公司而言,都无异于发出了危险的信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