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唯一的总兵府反腐教育基地​

15.10.2015  14:40

  “闽粤南澳总镇府”。摄影 宾语

  汪道涵先生题写的“闽粤南澳总镇府”牌匾。摄影 宾语

  2013年,这块清代“闽粤南澳总镇府”牌匾在南澳县纪委建设总兵府廉政教育基地过程中被发现。这是南澳迄今发现的首块“闽粤南澳总镇府”牌匾。摄影 宾语

  总兵府前现遗存有8000斤,6000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摄影 宾语

  “郑成功招兵树”。166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树下张榜招兵收复台湾,时至今日,古榕经历300多年,枝繁叶茂,游人来到这里,不是在树前留影,就是拍树作纪念。摄影 宾语

  福建泉州籍人黄龙在南澳任职11年,“宽严互著,清静宜民”,深得民众爱戴。离任时,军民为他立了“黄公遗爱功德碑”以示纪念。摄影 宾语

  在名震中外的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南澳总兵府“二进门”前,看到安徽老乡汪道涵先生题写的“闽粤南澳总镇府”牌匾,心中漾起暖暖的感觉。

  全国廉政教育基地众多,广东潮州的韩文公祠,中山市的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合肥的包孝肃公祠,分别因韩愈“居其位则思死其官”的从政态度,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指导思想和包拯的“色正芒寒”的凛然正气而成为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而将古代总兵府作为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全国独南澳总兵府一家。去年初,南澳总兵府成为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这是汕头市首个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重点以“一廊二厅一堂”为主要平台,以驻南澳杰出总兵典型事迹为主线,展示驻南澳总兵的廉政形象,弘扬优秀总兵廉政文化。

  一廊主要指廉政碑廊:在府前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的南澳古碑,其中,有广东省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块古代行政公署“禁示碑记”,有记载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石碑——严禁增加贩船换证缴费碑记。该碑系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署南澳海防军民府同知章立,碑文内容大意是:对运载粮谷来南澳的贩船执行每年只更换一次证照的制度,严禁管理部门为增加收费而随意增加更换证照次数,使商贩免生后患,而民食有赖。二厅主要指勤政廉政厅和海防文化厅。勤政廉政厅以图文、塑像、声光电等表现形式和手段,集中展示莅任南澳176任共166位总兵(含副总兵、镇将)中杰出代表的勤政廉政故事,让参观学习者耳濡目染,深受教育和启迪。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廉政教育宣传效果,南澳县纪委编纂了《南澳总兵勤政廉政故事》一书,让更多的人能够深入研读、学习了解南澳总兵府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勤政廉政文化内涵。

  南澳岛位于广东、福建海上交汇处,濒临台澎,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国东南海防的门户,史称“潮汕屏障、闽粤咽喉”,历代朝廷对此非常重视。

  根据总兵史料陈列室的史实资料介绍,总兵府的历史应从明万历设总镇府说起。明万历三年(1575年)朝廷以海防之险要诏设闽粤南澳镇,派副总兵一员镇之,兼领漳潮两府海防军事。次年由当时的南澳副总兵晏继芳建造总镇府。万历九年,副总兵侯继高增建总兵府的后楼,成为一个完整的总兵衙署。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南澳镇升设总兵,受闽(福建)、粤(广东)水师提督管辖。至清末的300多年中,明清两朝共有总兵、副总兵、镇将176任被派驻于此。

  南澳对台关系源远流长,隋大业六年(610),武贲郎将陈稜率大军舟经南澳击流求(台湾的旧名)破之,郑成功来南澳招兵举义及其父郑芝龙(任过南澳副总兵)兴台抗荷,南澳总兵蓝廷珍率部赴台平乱,南澳总兵刘永福率军赴台抗日,他们在海防建设、戍边安民、兴学育才、扶贫赈灾等方面鞠躬尽瘁、廉洁奉公,体现了历史上总兵恪守清廉、谦勤笃实的光辉形象。

  清雍正元年(1723),江南和州籍人聂国翰任南澳镇总兵后,做了不少好事。雍正四年,南澳大饥荒,饥民不计其数。欲开仓放粮,须等上司批准,但届时因饥饿而死者可能过半。聂国翰与游击杨琳商讨后,一边派差役飞报省总督、巡抚,一边下令打开粮仓,救济灾民。此外,还从饶平转运大米到南澳,分丁散粜。又派船只出海,向过往粮船买米,以缓灾情。聂国翰自己捐银买米,煮粥救济无钱买粮的饥民。聂国翰离任后,军民为纪念聂国翰,立“去思碑”,每到他们寿诞,就聚拜于碑前,以报答其恩惠。而聂国翰之前的福建泉州籍人黄龙在南澳任职11年,“宽严互著,清静宜民”,深得民众爱戴。离任时,军民为他立了“黄公遗爱功德碑”和“黄龙禄位碑”,以示纪念。而乾隆年间的南澳镇总兵马琳为官30年,家无珍品,两袖清风,兵民莫不爱戴。后来的南澳人追思这些总兵,建碑纪念他们。

  在总兵府前,有两棵榕树,左边一棵为“郑成功招兵树”。1664年,民族英雄郑成功在树下张榜招兵收复台湾,时至今日,古榕经历300多年,枝繁叶茂,游人来到这里,不是在树前留影,就是拍树作纪念。总兵府前现遗存有8000斤,6000斤土炮各一尊。据炮上铭文,是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铸造,两尊炮原分别架设于深澳草寮尾和深澳东门外,1984年移放于此。总兵府右侧院墙上镶嵌着23块历代南澳保存的古碑,其中一块是中国最早的港务约法,一块税务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2013年,一块清代“闽粤南澳总镇府”牌匾,在南澳县纪委建设总兵府廉政教育基地过程中被发现。这块牌匾为木质,直式,高85厘米,宽56厘米,厚3厘米,字划刻成浅浮雕状,字体楷书,笔划刚健,是南澳迄今发现的首块“闽粤南澳总镇府”牌匾。

  新发现的牌匾系第41任总督李威光在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任南澳总兵时悬挂于总兵府“二进门”上面的牌匾。李威光为广东人,乾隆三十七年被钦点为武状元,曾任京城头等御前侍卫。

  离开南澳总兵府回汕头市区的路上,宾语的廉政空间与#海丝心语广东行#的小伙伴儿们一直在思考:硝烟虽已离去,历史不能忘却。假如郭伯雄、徐才厚这些军中大老虎能像“闽粤南澳镇”的总兵们那样恪尽职守、勤于军务、洁身自好、忠诚爱国,哪会落得个千夫所指的下场呢?(文/图 宾语)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