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侧记(三)

07.08.2015  13:05

  7月29日,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引起整个文化系统,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文化部艺术司按照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结合本次会议精神,约请部分戏曲理论家、艺术家和文化管理工作者,围绕戏曲剧本创作、戏曲保护传承、戏曲人才培养等主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解读政策,畅谈体会,以帮助广大读者全面理解和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和精神。相关内容将在本报陆续刊发,以飨读者。本期主题为戏曲人才培养。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张凯华

  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7月29日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召开,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京剧院在保护传承戏曲艺术特别是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努力和探索。

  人才是京剧艺术得以保存、传承和发展的生命载体。国家京剧院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制度化、科学化管理,为优秀青年演员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提供有力保障,为培养拔尖人才创造良好条件,打造人才高地,形成富有特色的京剧人才生态系统。

  剧院按照人才招聘、引进的相关规定,严格毕业生遴选工作,在招收应届毕业生过程中遵守聘用程序,优中选优,加强人才队伍的引进质量,并推进优秀专业人才和特殊人才的引进工作。

  对于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青年演员,剧院以“不拘一格推人才”的胸怀加以重点培养。重视并强调舞台实践,为优秀青年演员增加演出机会,在2014、2015年新创、复排剧目中大胆起用优秀青年演员担纲主演,使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展示。

  从2014年起,剧院连续举行40岁以下青年演员业务考核,并充分转化考核成果,将考核成绩作为青研班学员的推荐、新老剧目的排演、重点演出的安排和专业职称评定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激励表演人员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剧院每年还集中为考核优秀的青年演员举办展演,让他们更快、更广泛地获得社会认可,提高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整体影响力。

  近期,剧院正在探讨酝酿从全国戏曲中专学校中选拔天赋条件优越、有专业基础、有发展潜力的少年京剧学生,由剧院选派适合的名家老师采取“一带一”的方式传授艺术精粹。此举立足于中国传统京剧艺术教育规律,吸收借鉴师徒、团带班和科班等教学模式中的先进思想、科学方法和成功经验,旨在从源头上解决京剧人才的纯粹性、专业化和成材率问题。

  剧院组织有潜力、有条件的青年演员拜名师学艺,通过“传帮带”“师带徒”促进青年演员继承前辈艺术家的精湛技艺。2015年,剧院先后组织了付佳、刘琪、靳智棋、刘佳、王浩、张兵等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分别拜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张春华、叶少兰。青年演员付佳、张兵在杜近芳、叶少兰老师的指导下,复排经典保留剧目《白蛇传》,受到了业内外专家、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推进“珍贵资料抢救——口述史”工作,自2014年至今完成30位老艺术家拍摄。承接文化部委派的“名家传戏——当代京剧名家收徒传艺”工程,为艺术传承保驾护航。

  剧院将在整体、长远的战略部署下,建立京剧表演人才梯队。从一二十岁选拔中专、大学有基础的好苗子、尖子生,到三四十岁有实力、较成熟的优秀青年演员,承接四、五十岁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艺术家,十几年一个段位,使京剧艺术绵延不绝,江山代有才人出。

  在以京剧表演人才为重点的同时,剧院还加快艺术创作人才、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步伐。为青年创作人才跟名师学习实践、走基层采风积极创造条件。大胆起用优秀青年担任编剧、唱腔、音乐、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等设计和剧目制作人,选拔德才兼备管理人才走上重要岗位。

  (作者系国家京剧院院长)
 

 

戏者,国之大事

周 龙

  2015年7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指出要完善戏曲人才培养和保障机制,加强学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2015年7月29日,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央从戏曲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给予资金支持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方位对接戏曲艺术新发展的需求。这些举措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意义。

  通过促进戏曲教育推动戏曲事业发展。

  作为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和戏曲教育的工作者,多年来走访全国各地的戏曲艺术院校和开设戏曲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从一线的调研结果来看,戏曲专业招生数量萎缩,生源条件下滑,教学水平不升反降,人才培养质量堪忧。

  党中央、国务院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对戏曲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谋划了蓝图。“出人出戏”是戏曲专业教学成功的集中体现。戏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戏曲专门人才,需要通过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才,形成戏曲艺术继承、创造与发展的人才群。

  这些政策致力于人才培养,以培养人为关键,寻找和构建戏曲人才培养的科学模式,为戏曲教育提供了实惠,提供了保障,对戏曲教育、戏曲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让戏曲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扭转当前戏曲教育不利局面的希望,大大鼓舞了广大戏曲从业者迎来戏曲人才培养新起点的信心。

  通过戏曲传承增强文化自信。

  当今世界愈来愈呈现出东西方融合的趋势,文化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在经济领域,全球化、一体化,也许有利于清除经济组织中的壁垒,加速流通,促进经济发展;但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心化,单一化,就意味着遏制文化,消灭文化。文化艺术的选择日益多样,新的娱乐方式花样迭出,戏曲文化市场面临着激烈的竞争。每一种文艺的生命源自于她独特的艺术个性、民族个性,我们必须明确戏曲艺术的特殊规律和独立属性。不少专家呼吁,要在戏曲特色上下功夫,必须尊重传统戏曲的优势,遵循戏曲艺术的科学规律,用特色理论总结特色实践经验。

  这些政策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让更多的受众通过接触戏曲,更多更快更好地了解中国的经典艺术作品,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综合把握中国人的情感走向、价值理念。这是适应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战略新形势的需要。

  通过弘扬传统美德推动民族复兴进程。

  中华传统道德中的仁、义、礼、智、信,或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不管变换多少种提法,到今天还是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未来也仍将是社会道德的主要规范。戏曲界有句老话,叫作“高台教化”。戏曲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单纯欣赏技艺表演的娱乐层面。戏曲塑造出一大批富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体现着一种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充满了人本主义的精神。戏曲寓教于乐,劝人学好、教人向善,倡导和谐和睦,为普通百姓认识、评判生活和历史提供了一种途径和手段。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标志之一,戏曲的文化价值是决不能以金钱数量来衡量的,而只能以其对民族文化精神贡献的程度来衡量。

  《孙子兵法》云:“兵者,国之大事。”昔日身处“下九流”的戏曲人,如今生正逢时,终于可以大声为自己正名:“戏者,国之大事。”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
 

 

面向基层才能面对未来

郭 宇

  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提出:戏曲必须回到民间去,回到发展的源头,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创作扎根在民间,把舞台搭建在民间,把源于群众的戏曲回馈给群众,不断激活戏曲艺术生命力。

  我以为,这样的精神给戏曲艺术教育带来的是更多的思考。近几年来,上海戏曲学院从机制上不断实施教学改革,强化舞台实践,贯通大中专教学、力图把大学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教学结合得更好。打通戏曲行当及专业壁垒,达到京昆互学,戏表、戏音、戏导三个专业的互学,努力探索戏曲高等教育体系的新模式。

  在之前的大环境下,学习戏曲的学生变得越来越少,大中小城市的小学生,对戏曲这门艺术既陌生又觉得这一行业前途不好、也太苦,家长都不愿孩子学习这门艺术。面对这样的人文环境,国家的这次“戏曲新政”,有如春雨般及时。《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中指出:“加大戏曲普及和宣传,加强学校戏曲通识教育,结合学校教育实际,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戏曲内容的教育教学。”这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戏曲的“从娃娃抓起”,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把中华文化的精髓,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方式,浸润到孩子幼小的心灵之中。这从一个侧面,大大提升了戏曲文化在国人中的地位,也推动了戏曲文化的真正普及。

  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提供给戏曲院校学生更多的演出机会,使学生们也能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普及中直接参与到其中,并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舞台锻炼机会。其二。对戏曲学院学生而言还有更重要的启迪,就是接地气了。作为大学生,学校更应当把教书与育人紧密地结合得更好。文件提出:“把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把适应需求与提高素养结合起来。”虽然强调对群众的服务与引导,其实也可以引申为是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目的都是一个,利用好戏曲博大精深的优秀内涵与外延去寓教于乐。这样一来,学习戏曲的学生就有机会回到源头,深入生活,扎根在人民中间。这些在校学生,是今后戏曲领域的生力军,这样的文艺观与艺术思想,在学校教育中如能得到强化与落实,是带给艺术教育的最具实际意义的事情了。我们学院在接下来的教学安排中,也要加大与提升这种理念的推广与落实。让学生们多深入基层演出,去体验基层百姓情感、去传递戏曲艺术能量。让学生们去真正感受民间对戏曲的酷爱,树立他们以艺术服务群众的意识,增强他们对未来职业的崇高感。

  这样不断深入基层民间的锻炼,也使戏曲学生养成不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做事的理念。更为他们将来的择业观打下一个好的基础。鼓励他们从基层一线剧团做起,寻找更适合自己艺术起步的地点,这才是务实之道。当今这个时代,京剧人才的来源,基本上建立在艺术学校或艺术高等学府,如果这些有效的人才资源,毕业后都挤在京、津、沪三地,宁可转行也不到其他省市的京剧院团,会对人才培养造成极大的浪费。在这里我也呼吁,各地京剧院团能得到更好的扶持与资助,使京剧院团有更好的人才长期扎根的“生态环境”。这也是一种京剧的生态“网络建设”。试想,如果各地都有很好的京剧院团,这种戏曲的艺术网络能真正地扎根于基层土壤,对宣传与普及京剧艺术和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思想精髓,是多么自然又无处不在的呀!

  (作者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戏曲学院院长)
 

 

清音雅韵 传习经典

杨凤一

  戏曲的独特魅力像酒,浅尝辄止,亦无法体会其中的美妙。欣赏大师的表演,就像品尝百年窑藏,如饮甘醇、荡气回肠、恍如隔世,使人魂牵梦萦。而大师的造就则是群贤毕至,人才累积的结果。所以若想真正实现戏曲的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戏曲人才是根本,是根基。

  北方昆曲剧院,是中国长江以北唯一的昆曲院团。2001年,也就是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那一年,剧院招收了第一批昆曲表演的学生。时至今日,经过培养与历练,这些学生已经成长起来,撑起了北昆今天舞台的一片天空。时隔十一年之后的2012年,北昆再次招收了一批昆曲表演的学生。这批学生,同样也是北昆10年后的希望。目前,北昆形成老、中、青、幼四个梯队的人才队伍。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好格局,逐渐在剧院形成。

  这样的“传帮带”工作,是我院中长期的战略性规划。“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的话,在我院广泛流传,戏曲舞台虽然孤独,但这些演员们依旧坚守,丝毫没有懈怠。

  在培养人才的工作中,北方昆曲剧院还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昆曲名师收徒、传艺工程。知名的老艺术家比如:蔡正仁、梁谷音、侯少奎、张静娴、张继青、汪世瑜、马玉森、张继蝶等十几位南北名家。这对于昆曲界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其一是名师的身上,传统戏的数量可观,很多都是濒临失传的,对于这些戏的传承、复制是尤为重要的。二是名师们身上艺术成就,手、眼、身、法、步等细腻的人物刻画、表演,都是在历经五六十年的舞台锤炼、摸索、总结,汇集一生的宝贵艺术所感、所悟,也将全部授予徒弟。这样的人才培养工作,既可以着重培养尖子人才,也可以点带面的进行普及再学习。

  在我院目前80%的演员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他们中却没人跳槽、改行。大家之所以能够坚守昆曲舞台,对昆曲事业的热爱,以及传承文化的强烈使命感固然必不可少,良好的创作环境、合理的收入、发展的前景也是他们对不离不弃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我们在各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是给他们尽可能多的排戏、演出机会,让他们在担当大任中茁壮成长。对于出色的演员,为其举办专场演出,以帮助其脱颖而出。剧院还举办各种讲座,为演员提供各种条件,来帮助演员接受再教育,提高文化修养。

  对于比较成熟的演员,我院创造一切机会,将其打造为领军人物、旗帜人物。各种人才以不同方式培养与继承,如今,北昆的表演人才相对稳定,行当齐全。北方昆曲剧院会因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而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健康发展。

  昆曲演出机会较少,我院勇闯市场,不断摸索经验积极拓宽昆曲市场,这样不仅大家的收入增加,待遇改善,而且演员们的艺术水准也同时提升。做到艺术和收入双赢。

  我们还全力完善剧院的管理机制,通过良性竞争,激发整个团队和从业者的工作热情。部门之间相互配合,部门内部在竞争中相互协调,整个剧院形成蒸蒸日上的局面。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如破冰巨舰,久旱甘霖,必将激励我们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

  (作者系北方昆曲剧院院长)
 

 

院校传习结合 提升艺术自信

陈智林

  2015年7月27日上午,由中国戏曲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三方强强联合促成的川剧“生源基地”“教学实践基地”授牌仪式暨川剧人才培养座谈会,在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大剧场举行。这是四川省贯彻落实2015年国办发52号文件精神,支持戏曲艺术表演团体与戏曲职业院校合作的第一个举措,同时也是“院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同培育高层次戏曲艺术人才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是川剧艺术人才成长的摇篮,四川省川剧院是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演出生产基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传承单位,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振兴川剧重要演出基地。三方强势联合共建,不仅对培养具有本科以上高学历的川剧拔尖人才,促进川剧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将在艺术院校和艺术院团之间撘建起相互支撑的桥梁,为建立戏曲院校青年教师与戏曲艺术表演团体青年骨干“双向交流”机制,培养新一代青年拔尖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艺术院校在艺术理论、基本功训练等方面优势突出,但在剧目丰富、演出经验及不同流派的传承教学上则明显不如院团有优势,由此造成学院派艺术人才理论丰富、基本功扎实,但演出经验欠缺,所演剧目单一,而由院团跟师学艺而成的艺术人才则理论系统性不强,唱念做打、手眼身法等基本功不扎实等互有优劣的人才现象。这也是造成学院派与实践派的人才不能很好相互结合的一大原因,或者说是目前单纯学校教育机制在培养艺术人才上的一个薄弱环节。

  由学院和院团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就是为了更好弥补这一薄弱环节的举措,在把学院教学成果转化为舞台艺术呈现等方面起到嫁接与桥梁作用。为培养更多理论厚实,基本功过硬、舞台实践经验丰富,所学所演剧目多样的高层次拔尖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教学实践基础。

  中国戏曲学院首届川剧本科班的14名学生、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川剧大专班、中专班的数十名学员,将于“十三五”期间,在国办发52号文件政策支持下,在3到6年的学期内,通过川剧“教学实践基地”和“生源基地”两个基地的孵化成长,把课堂上学习到的表演理论等知祝转化为舞台实践中的艺术表现能力,不断提高艺术造诣,优秀拔尖艺术人才将由此脱颖而出。

  首届川剧本科班在今秋开学和“教学实践基地”的运行,不仅将为川剧青年戏曲演员继续深造提供更高的平台,也意味着在川剧艺术教育、尤其是川剧高等教育方面,将走出一条川剧人才培养的新路子。中国戏曲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四川省川剧院三方将不断加强合作,继续致力打通川剧艺术人才深造本科、硕士乃至博士的上升通道,培养高学历、高品质、高层次的川剧人才,增强地方戏曲演员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

  (作者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
 

 

点面结合 双管齐下

钱江南

  值此历史性机遇来临之际,有着半个世纪办学经历的嵊州越剧艺术学校,如何思考并践行新时期下抢抓机遇促发展的新举措?经过学习,一个“点面结合、双管齐下”的思路逐渐清晰和成熟起来:一方面通过校团结合等方式办好越校,培养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培训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培养越剧戏迷,逐步形成有利于越剧“活起来”“红起来”的越剧市场氛围。

  校和团的目标是一致的。校,侧重于越剧艺术的传承,更多在于“教”;团,侧重于越剧艺术的展示,更多侧重于“演”,校团合力,教演共长,可以更好培养越剧人才。鉴此,我们认为校团可以在理念上形成共识,进行有效的对接,对于在校学生,可以提前植入团的文化,对未来从业产生良好的愿景和明确的目标。于此,还可以经常性组织学生和青年教师到实验团实习和体验,增加舞台经验,提高专业技能和水平。业内有“百教不如一练,百练不如一演”之说,因而,校团结合更利于培育出越剧高精尖人才。

  越校被誉为“越剧艺术家摇篮”。一直,越校一直坚持“小而精、特而强”的特色办学思路,积极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合作,在培养越剧人才方面累积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在筹划设立实验团的设想中,越校已经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如聘请全国著名越剧演员、导演、文化名人组建了“越剧名家导师团”;邀请行业内业务骨干来校担任期末考试的评委,对越校学生乃至老师进行评价,即实施“教考分离”。

  培养戏迷,培育社团,积极传承越剧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护和单一的文化传承行动,更重要的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是对文化传统的赓续。

  基于这个认识,越校不但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有责任,而且在培养戏迷培育市场方面也义不容辞。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重视下,越校专门就此进行调研,形成思路,并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开展了“越剧戏迷培训”“下乡惠民演出”“校园开放日”演出活动,助推“越剧特长生测试项目”等工作。

  开展高校学生入学前越剧培训,是越校正在进行的尝试。从培养年轻人兴趣入手,推出富有越剧特色的乡土培训项目,期望部分准大学生高考结束后主动参加培训,成为越剧信使,把越剧的火种撒向大江南北的高等学府。从目前情况来看,不但准大学生们有兴趣,而且在校大学生也有兴趣。

  用“互联网+”思维推进越剧社团培育,是越校正在进行的探索性试点。越剧这个传统的戏曲行业,是否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推进传承和发展?越校试着在准大学生越剧培训中积极引导,鼓励他们在各地高等院校中建立越剧社团或越剧兴趣小组,越校将从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进行试点性支持。

  “送戏进校园”,是越校应该大力加强的工作。从培养戏迷的角度看,我们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具体政策措施,真正让大中小学生每年看1场戏;二是应思考改革送戏进校园方式,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培养年轻人的兴趣;三是需加大送戏力度,增加演出场次。

  (作者系浙江嵊州越剧艺术学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