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曲艺,返本方能开新

03.10.2015  09:35

  日前,“2015山东省精品曲艺邀请展演”在济南举办,这让观众不由想起老济南“曲山艺海”的盛况。“近年来,曲艺的品种消亡的远远多于活下来的”“假若按留得下、叫得响、传得开来衡量,当下能达标的作品少之又少”,展演之余,艺术家们对曲艺现状的剖析,提示出该门类艺术发展中的诸多隐忧。

  曲艺一行,在过去,艺人中有一条心知肚明的准则——有市场、想赚钱,就得先唱好,观众才来听。基于此,艺人们不断更新演出内容,在与广大观众的交流互动中,补充新鲜的生活元素,与此同时,不同艺人、不同曲种也得到了切磋与提升。而反观当下,纯粹的市场主导已今非昔比:曲艺作品在挺进庙堂的“高大上”和“泛娱乐化”之间彷徨,不少已失去了其固有的草根性特点和平民化视角;有的后学者,仅掌握几个段子就急于创新,受外界浮躁风气浸染,难以潜心于传统学习;环境与机制使然,在曲艺创作中,“获奖的不接地气,群众欢迎的名声不远”的现象并不新鲜。

  曲艺的传承发展如何与历史演进同步,又如何与广大观众偕行?

  在笔者看来,首先,还需回归到“寓教于乐”的美学本质上。作为从“撂地”等形式发展而来的曲艺,其作品若不能转换成“贴近百姓”审美情趣的台上功夫,即便内容再完备、品格再高尚,也难免背离曲艺的艺术本体。

  其次,面对稍有保护不当就可能导致曲种消亡的实际情况,曲艺发展更需认清“活态”传承的重要性,尤其对于熟悉曲种规律的老艺人及一些独具特色的地方曲种,更要传下来、留下去。创新要建立在深挖传统的基础之上,避免“另起炉灶”。

  再次,还要将评判曲艺作品好坏的权利交还给百姓。一部作品获奖再多,传不开也不是好作品。若仅拿体制内的硬件指标考核编剧或作品,则可能埋没一批优秀人才,同时,让曲艺远离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