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水保绘就泗水生态画卷

01.06.2016  11:54

  泗水作为山东省济宁市唯一的纯山区县,总面积1118.96平方公里,低山丘陵面积占66%。由于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属鲁中南强度侵蚀区,全县水土流失面积830平方公里,是淮河流域和全省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县。 

  近年来,泗水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坚持山水林田路村综合治理,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不断加大组织和投入力度,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监管,全县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保护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完成小流域治理40余处,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65平方公里。 

  水土保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下大力气搞好水土保持。泗水县坚持水土保持与美丽乡村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将水土保持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集中力量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在推进美丽乡村的道路、饮水、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加大对相关的采石、取土、采砂、制砖、伐木等工作的整治,防止对原地表、土层结构、植被以及水土保持设施造成毁坏。大力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强化美丽乡村生态保护与建设,构建点面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水土保持。目前,全县建成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2个、美丽乡村26个、生态文明村217个、环境整洁村509个,水土保持措施均得到了有效落实,成为村容整洁、村景优美、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其中,泗张镇王家口村、星村镇姜家村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典范,在村庄房前房后庭院栽树种花种草,道路主干道两旁建绿化带,修建公共休闲广场,整治坑塘,确保在工程建设的同时,确保水土不流失,实现了“水清、路畅、岸绿、房美”。 

  水土保持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自2013年以来,泗水县按照“西扩北跨”城市发展战略,启动实施了生态新城建设工作,着力打造集行政、居住、商贸、旅游为一体的生态新城,总面积18.3平方公里,定位为养心休闲地、活力新水岸、品质生活城。该县以生态新城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与城市发展建设融合在一起,强化城市水土保持理念,积极推进城市水系生态建设,围绕“两河五水十二湖”水系建设城市景观,将河道、塘坝、长廊与花草树木、雕塑小品有机结合起来,使城市环境建设上档次,彰显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大水保、大生态”的治理理念,建成圣源湖公园、泗水滨公园等一批高标准水生态景区工程,建设了城市绿道慢行系统,特别是在泗河沿岸景观工程建设中,保持河道自然驳岸、外露浅滩、水生植物,应用砂基透水砖、U型沿石雨水收集系统等工程措施,突出水土保持特色,呈现出了“两河环绕,五水穿城,城湖相依,生态宜居”的城区水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与群众增收致富相结合 

  泗水以“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找准水土保持与当地的产业特色契合点,积极推进水土保持治理,打破制约特色产业发展的瓶颈,激发群众发展特色产业的活力,实现了治理一方水土、建设一条产业带、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一方面,注重发展特色种植业,努力打造“惠民工程”。通过对25度坡以上荒地全部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引导鼓励土地流转大户投资水保工程,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通过建设水保示范基地,大力发展以核桃、苹果、桃、油杏、黄金梨、葡萄、黑莓等特色种植产业。星村镇南陈村的圣天香黄金梨梨园、圣水峪镇土洞村核桃园、西仲都村鹿鸣园,都是通过土地流转并投入水保工程的典型特色产业园区,起到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发展特色旅游业,努力打造“富民工程”。充分发挥生态绿色资源优势,以培育地方特色旅游产业为重点,通过科学规划设计,对生态进行修复和重建,建成特色旅游景观,吸引客人游览观光。近年来,该县以创建万紫千红水保科技示范园,建立龙门山、西候幽谷、青界湖、宋家沟等小流域水土保持示范基地为抓手,积极将相关园区打造成集垂钓、观光、旅游、休闲、餐饮、文体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水保园区和休闲公园,使农民群众从治理水土流失中得到实惠,实现增收致富。 

  水土保持与涉农项目相结合 

  在推进水土保持工作中,坚决克服过去水利部门“单打一”的做法,强化大水保观念,采取联合打总体战的方式,将水土保持工作与土地整理、农业开发、林业建设等工作统筹考虑、一体推进,做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见效一片。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大力开展造林绿化,2012年以来新增造林面积2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10.66个百分点、达到50.46%,在全省名列前茅,以山东省第一名的成绩创建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力度,积极推进南部山区废弃矿和北部山区恢复治理,成功创建“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在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大力支持水土保持项目,围绕县内生态脆弱区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例如泗张镇宋家沟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8平方公里,其中修建拦蓄工程13处,栽植桃树400余公顷,营造水保林350公顷,每年春季万亩桃花竞相开放,成为“泗水桃花节”的举办地。 

     赵新    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