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储收购“快马加鞭” 优质玉米供应有忧

28.01.2015  11:20

  1月中旬以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进度继续“快马加鞭”。据市场消息,截至1月20日,临储玉米收购进度已经超过3300万吨,反超去年同期水平,政策利多下市场看多情绪依旧。但在1月饲料销量再现环比下降的情况下,这种看多情绪似乎有点“虚”,后期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临储收购进度“反超”去年同期

  1月中旬以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进度继续加快,且反超去年同期。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月20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达到3319万吨,5日收购量维持在531万吨的高位,已反超去年同期3277万吨的水平,市场对全年临储玉米收购量的预期提高,进而增加国内市场利多氛围。

  其中,黑龙江玉米收购明显快于往年,一方面是今年临储收购进度较快,另一方面是今年贸易商玉米库存增加,去年贸易商几乎没有预留库存,而今年尚有约两成玉米库存。此外,春节前农户售粮积极,目前黑龙江地区农户余粮也不多,估计仅两成左右,预计今年东北地区黑龙江玉米将最先见底。

  下游饲料需求成为最大负累

  用“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来形容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恐已不为过。

  在临储玉米收购政策给予东北玉米市场强力支撑以及利多预期的同时,春节前国内饲料销售形势并不乐观。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今年1月份国内多数饲料企业遭遇“寒冬”,预计月销量环比下降5%~10%,部分企业环比降幅可能更甚。

  虽然本周初山东深加工企业因节前备货需求加大玉米收购量,一度拉动当地玉米价格连续两日反弹,但 在当前全国深加工企业几乎全线深陷亏损、开工率有限的情况下,收购潜力有限。东北深加工企业则因玉米上市初期批量收购,预计春节前将维持正常收购水平。为此,从下游消费来看,国内玉米市场难以乐观,何况今年1月份国内进口谷物到货总量可能将近20船,玉米现货消费严重依赖收购政策。

  华北产区价格出现反弹势头

  近日,在比价效应及节前需求增加的拉动下,华北产区玉米价格出现反弹势头,尤以山东地区表现最为明显。截至目前,山东潍坊地区14%水分二等玉米(下同)深加工企业收购价为2190~2250元/吨,德州地区为2120~2130元/吨,临沂地区为2200~2250元/吨,均比上周上涨40元/吨。

  一方面,1月上旬以来,由于华北玉米价格持续下跌,部分河北粮源出现“倒流”东北港口的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目前河北石家庄粮价已经明显低于吉林长春,潍坊地区粮价也略低于历史水平,比价进入临界水平。而事实上,从去年11月份开始,在福建、广东地区关内粮源性价比优势已有所显现,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步 明显。加之今年东北玉米不再有北粮南运补贴支撑,华北粮外运情况好于去年同期。

  另一方面,除了目前比价关系开始令部分业内人士关注华北粮价触底时机以外,进入“大雪”意味着离中国农历春节仅剩不到1个月的时间,加之此前华北粮价持续走低,深加工企业亏损,整体库存偏低,1月上旬山东深加工企业集体备货,推动短时间内市场需求快速拉升,进而刺激价格反弹。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山东、河北两地农户售粮进度为三至四成,与去年同期水平大体持平,一旦玉米价格上涨、春节前外出打工农户返乡卖粮,将对华北当地粮价进一步上扬形成抑制。为此,在目前农户存粮水平基础上,笔者并不过分看好此轮华北粮价的反弹,真正的行情还需等到春节后农户售粮进度加快之时。去年3月底,华北粮价见底之时,农户售粮进度已达到七至八成。

  在当前我国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之下,市场面临多重矛盾:关外热、关内冷,收购热、需求冷,国内热、国外冷,期货热、现货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