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提升“气质”放大招 临沂整改近500家企业

23.02.2016  21:35

  2月19日,德州第十七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会议上,还印发了一份《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并列入大会议程。据了解,在两会上首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的做法很少见。21日,会议表决通过了《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德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耿发升表示:“从这一个细节上,也反映出我们德州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工作。”记者梳理发现,过去的一年,山东各地环保压力空前大,尤其是临沂、济南等地,在治霾措施上也是各自出招,在雾霾中寻求突围。 

  治霾报告首上两会让代表委员集体审议

  2月19日,德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开幕。会议上,还印发了一份《德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并列入大会议程。此举也成德州今年两会新亮点。

  据了解,两会作为各地年度最重要的会议,按照惯例一般都会印发《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报告、“两院”报告、财政预算报告、发改委年度计划草案报告等文件,另外每个五年计划开始之际还将印发“五年工作计划”,除此之外,很少会印发供大会审议的其它书面报告。像德州市此次在人大会议上印发《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的做法还很少见。这不仅显示了德州市政府对于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视,与此同时,通过这一形式,也相当于对外界、对德州市民做出了一份“承诺”,让大家对德州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工作进行监督。

  德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耿发升表示:“今年我市人代会上,首次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报告作为代表审议的一项内容。我们将认真倾听每一位代表的建议,更好的完善我们的大气污染防治举措。可以说,从这一个细节上,也反映出我们德州市高度重视大气污染工作。”

  该“报告”分析了德州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能源结构不合理、扬尘治理不深入、交通污染治理不到位和中小企业治理不彻底等四项主要问题。

  临沂被约谈后,整改近五百家企业

  近些年,大气污染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治霾,各地政府均采取一系列措施,其中不乏“大招”。除了德州的新举措外,去年临沂治霾狠招也备受关注。据悉,自去年2月临沂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被环保部华东环保督查中心公开约谈后,该市展开了一场“铁腕治污”的行动。围绕工业污染治理、能源结构调整、城市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治理等重点任务,在对13家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检查发现违法企业进行停产治理的基础上,依法对57家企业实施停产治理、412家企业实施限期限产治理,成立企业整治帮扶小组,“一企一策”帮扶指导企业整改提升。截至1月下旬,57家停产治理企业中,42家正常生产,15家停产;412家限期治理企业中,353家完成整改备案解除限期治理,30家停产整治,29家关闭搬迁。

  2015年,临沂市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四项污染物浓度指标同比分别下降17.4%、17.1%、40.0%、17.2%,分别居全省第1、1、1、3位。获省级生态补偿金1471万元,居全省第1位。与此同时,2015年,临沂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平稳,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省环保厅厅长张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临沂市在治理污染的同时,采取多种细致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实现了双赢。“双赢的结果不是不可能,关键要多动脑子。哪个地方能取得双赢,哪个地方才有水平。哪个地方只有经济赢了或者环保赢了,恐怕都不算真赢。”

  济南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暗访

  和德州、临沂相比,虽然济南没被环保部约谈,但是济南面临的环境压力同样巨大。根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去年9月份、10月份,济南“气质”均排全国倒数第一。济南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提出“壮士断腕”“铁腕治污”。

  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济南市市长杨鲁豫等多次前往扬尘工地等污染现场进行检查。从去年12月初开始,每个月的第一周和第三周,济南市政府8位主要负责人都会随机抽取污染源,亲自前往检查;每个月的第二周和第四周,各区主要领导开展随机抽查。由于各项治理措施的加严,去年11月份开始,济南的空气质量终于摆脱掉了“全国倒数第一”的帽子。

  与此同时,济南市在去年12月中旬开始展开大气污染防治24小时巡查监督,三个工作组对市内6区和高新区进行了不间断、全时段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