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治霾关企业6万人直接失业 环保和企业为什么不能共存?

03.07.2015  13:46

  遭环保部约谈后关闭57家污染大户,引千亿债务危机。

  区域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

  停产10天后,临沂银监分局召集当地金融机构,集体对停产企业信用风险进行了分析。

  获取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全市57家停产整治企业中,36家有银行授信,授信余额165。25亿元,并对外提供担保192。02亿元。另有97家企业及个人为其提供担保,担保额162亿元。

  再加上36家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关联企业,如果数百亿债务集中到期,地区性金融危机或将爆发。

  约3个月后,全市最大的民营企业、上市公司华盛江泉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江泉)爆发危机。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5月底江泉书面通知各银行,称停产后资金困难,无法偿还到期本息。此举将直接令江泉贷款全部终结,面临债务集中爆发而破产。据当地一位银行高层介绍,江泉首轮直接互保资金规模为198个亿,第二圈关联企业约为400亿,第三圈关联企业资金规模将达到1000多亿,而全市的贷款总额为3000亿,江泉停止还息将令金融危机爆发。山东临沂华盛江泉集团地砖生产线。

  该银行高层介绍,6月25日,为解决江泉到期债务问题,临沂银监分局再次召集各行商议。最终银、政、企三方最终达成一致,由政府援手解决江泉危机,以避免其成为“引爆全市的炸药桶”。

  6月26日,江泉公司把相关报告上报市政府。29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城投公司打给江泉7000万元资金,由江泉所在的罗庄区政府协助其把6-7月份的贷款利息结清,以免江泉在银行留下不良记录。其后政府准备一部分过桥资金,用于解决江泉到期贷款危机。

  江泉是当地标志性企业。1989年农民企业家王廷江将自己价值100多万元的陶瓷厂捐献给村集体,并在其后数十年,一步步发展为集钢铁、焦化、陶瓷、食品等于一身的产业集团。土生土长,江泉与当地各界均有深厚交接,2013年曾为地方捐资10亿,建设城市高架路。此次得到政府援手解决贷款危机,正是由当地金融系统一力促成。

  江泉危机初现端倪,临沂银监分局金融办和各家银行即派出代表和市政府进行了对接。前述银行高层透露,市长张术平对当下局面,决定采取多项措施:成立金融领导小组解决江泉欠息的问题;指定专人负责环评手续推进;解决江泉集团担保面的问题。

  江泉的危机由政府垫支暂时过渡。但其他企业的危机,却正在加急爆发。

  6月29日,临沂三德特钢有限公司(下称三德)被莱商银行行长带队前来催款。据该公司高层介绍,三德资金链由此大受影响。停产之后,三德帐面剩余流动资金本约5亿元左右,为新上的环保设施付了1亿多元首付款,加上环保设施土建和陆续到期的货款,原本还可以再坚持多发两个月员工工资,但经此抽贷,不得不提前宣布工人长期放假。

  据 了解,当地另一家停产的特钢公司也出现债务危机。在三德债务爆发之前,该厂已经出现供货商爬上高炉,以跳炉威胁讨要工资的情况。

  15万市民生活受影响盗抢案增多

  环保风暴刮起4个月后,工业重镇面临如何实现“软着陆”的大考。

  江泉一位高层对 称,停产直接造成该公司焦化、钢铁、发电、建材等子公司损失10余亿元,“3万人失业”。

  “三德公司有职工8000多人,壶井特钢也有8000多人,加上其他50多家,至少6万多人直接失业,加上失业者家属,停产波及人群至少在15万左右”,一位原在罗庄区政府负责招商工作的人士向 描述停产带来的“次生灾害”。

临沂当地警方人士向 透露,随着失业人口增多,当地盗抢案件增多,犯罪率出现上升迹象。“每天十好几起被抢劫的报案”,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