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村播撒致富的“种子”

26.02.2019  03:10

放弃阳信县委的“安稳日子”,43岁的林世军去年4月做了十里堡村第一书记。吃住在村、登门入户,一番摸底他有了数,也犯了难:全村96户人家,耕地600多亩,村民以种小麦、玉米、梨树和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初见林世军,他略显疲惫。
  放弃阳信县委的“安稳日子”,43岁的林世军去年4月做了十里堡村第一书记。“原以为他来是‘混日子’的,没承想还净干实事。”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明说。
  刚一进村,林世军就有了心事:乡村要振兴,十里堡应该怎么办?
  吃住在村、登门入户,一番摸底他有了数,也犯了难:全村96户人家,耕地600多亩,村民以种小麦、玉米、梨树和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提高收入有难度。
  村民们也纷纷向林世军提要求。“我在家要看孩子、照顾病人,不能出去干活挣钱,林书记能帮着想个法吧?”43岁的袁金荣,家有长年生病吃药的老人,残疾的丈夫,日子过得紧巴巴,一直盼着能找份不用抛家舍业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的活儿。和袁金荣有同样想法的,全村还有55个劳动力。
  从那以后,招商的事就放在了林世军心上。去年下半年,林世军先后联系了5家企业,经过仔细调研、考察,多次召集村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商讨,计划以鸭梨深加工为主,壮大村集体经济。
  当时村民们发现他有些反常:一有空,他就会掏出手机拨打电话。后来才知道,他还有一重心事:老父亲当时正在老家莒县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
  去年,父亲因肺不好,两次入院。在最需要他陪护的日子里,赶上要决定十里堡村要搞来料加工还是发展鸭梨深加工,照顾父亲的重担只得由老家的哥嫂担起。
  那些日子里,林世军没白没黑地干,只想尽早把手头的活忙完,可以回家照顾父亲几天,尽尽孝心。但遗憾的是,腊月廿七,忙到凌晨的他,刚写完鸭梨深加工企业实施方案,还没睡上一会儿,就接到了家人打来的电话:老父亲走了。
  2月14日,正月初十。一大早,林世军就把十里堡村的村干部们聚到了一起。这一天他们要与国土所的人一起现场通过电脑土地现状图和卫星片,决定土地性质,为引进的企业选址。
  顶着寒风,在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跑了一上午,地块大小合适,土地性质也符合要求。林世军刚想喘口气,却不料当头一棒:建厂后企业的货车从哪儿走?穿村而过最省事,但村里的老人、孩子就有了安全隐患;如果修新路,有一段是农田,要改变土地性质,办手续是个麻烦事……
  “要想办法把企业留住。”林世军说,这家鸭梨深加工企业是全省农业龙头化企业。企业进村后,不仅可以解决周边村2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而且每年还能为十里堡村增加集体收入几十万元。
  2月15日,林世军跑到街道办事处,将碰到的问题与领导沟通,寻求支持。“土地确定下来了,路的问题再解决了,就万事俱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