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数字读懂谁才是改革“主体”

26.01.2016  11:33

  “现在民营经济在GDP占比50%,利税占比60%,创新创业占比70%,解决了80%就业人员,民营企业户数占比90%。这5个数字已经能看出民营经济的大概情况。其中,山东的民营企业户数占到了95%。”省政协委员、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超丽介绍,也就是说,我省供给侧改革的主体,必然是这些民营企业,政府则起到推动作用。

  怎样才能“去产能”?“这时,市场要想发挥主导作用,价格和竞争两个机制就至关重要,通过金融业来倒逼企业去产能,实现优胜劣汰。”徐超丽说,1998年,国内也经历过一次“去产能”的洗礼,主要针对下游产业纺织业;而现在“去产能”则难度更大,针对的均为钢铁、冶金、化工、机械等上游产业,产能转移的代价更大,“阵痛期”也将更长。

  徐超丽说,“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归根到底都是“减法”,山东也将有可能面临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而“创新”则是“加法”,比如浪潮等新兴产业直接实行新做法,旧产业则需要结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手段,也能实现降本增效。她认为,只有产能加减法相对平衡,才能实现经济平稳运行,让山东真正坐稳“经济强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