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绿色革命,发于点滴
22.04.2015 15:51
本文来源: 环保局厅
环境教育,师者先行。打造一批具有生态环保理念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环境教育的首要目标。济南三中自2012年6月份开始先后派出6个批次12余名校级、中层干部参加CEEC的国际生态学校培训班。同时,学校为中层干部订阅了《环境教育》《山东环境》等杂志,进一步扩宽了知识面。学校团委被任命为环境教育主要责任部门,为将理论转化为行动,他们围绕校园开展了环境评审,制订了一系列的行动方案,同时在学生层面上培养了一批环境教育的骨干和带头人。 二、 不驻足于知道口号的意义,更要知道怎么转化为行动——创新行动
一是学校以国际生态学校工作为抓手,成立了以学校领导、家长代表、企业(学校食堂)代表,学生代表为主体的生态学校委员会。他们针对校园环境问题进行评审。针对校园“垃圾减量、植绿护绿、节水节电、拒绝白色垃圾、拒绝口香糖”等方面制定了详备的行动计划。在行动过程中,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督查小组,对日常行动进行检测,及时更新监测数据,定时召开生态委员会议,修订行动内容,完善行动范围。
二是学校发动全体教师贯彻环境教育相关知识。根据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和网络教学技术,全面正确,结合贴切的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几年来,语文、英语、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约50多位教师开出了出色的环境渗透课程。
三是学校的绿色春风志愿者协会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几年来,坚持对矿泉水瓶进行回收工作,并积极宣传少喝瓶装矿泉水。2014年,学校绿色春风志愿者协会的代表受邀参加了绿博会项目之一——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论坛,已经成为济南市乃至全省小有名气的NGO。
四是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外出到相关部门、企业参观学习环保理念,如济南市力诺瑞特光伏发电中心,济南市生活废物处理中心,山东省环保厅,济南市环境监测中心,济南市光大水污染处理厂,济南市黄河河段,济南市小清河河段,山东大学环境科学学院等。
五是学校组建了环境小硕士(YMP)团队,已经有34名学生获得由瑞典隆德大学颁发的“环境小硕士”证书。 三、不满足于一日的行动,更要坚持常态的践行——内化为习惯
活动是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环境教育的本质还是让学生具有朴素的环保习惯。这就需要环境教育者要常抓不懈,让其内化为学生的习惯。
一是党委书记杨长寨同志主讲每周三、四的校本课程,讲授环境保护知识。学校号召师生们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工作刚开始时也有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包括部分教师。但干部们不畏难,坚持小步走、步步走、坚持走的原则,一点一点的教育,一个一个的劝诫。三年内七百多个工作日里,他们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校园门口,坚持对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同学进行教育劝导。他们的语言不是批评,但温和的语气中带有坚定态度。他们设计制作了“向超薄塑料袋说NO”宣传展板,张贴在学校门口。几年来,济南三中的师生基本上已经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还能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
二是逢重要环境节日,学校都会组织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三是学校绿色春风志愿者活动常态化,他们坚持每周三进行环保活动。有时是在校园中捡拾食品包装棍来警示同学们,也有时到周边社区进行宣传洒扫工作。他们还前后二十余次来到学校体育馆后面的荒地进行植绿护绿工作。同学们种下了黄瓜、玉米、菠菜、萝卜、豆角等蔬菜,将这一片土地打造成了学校的生态菜园。他们在学校分类垃圾桶上张贴了详细的分类说明,并且设计并制作了保护花草的提示牌。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济南三中的师生们环保意识明显增强,而且是习惯化的行为,非刻意而为之。 四、不局限在校园之内,更要走出校园,服务社会——最终目标
校园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人才最终要为建设祖国而服务。我们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才最终是为了我们的中国梦。学校组织师生前后十几次进入学校周边社区进行卫生扫除活动,在世界地球日、五四青年节等节日到济南市中山公园进行环保宣传和卫生清扫工作,将环保活动扩展至校园周边,得到了周围群众的大力赞扬。学校杨长寨书记、团委魏峰副书记等曾多次受邀走出校园、走出济南、走出山东,在中小学、幼儿园以及“泉城公益接力”活动、中美“千校携手,热爱自然,绿色生活”项目中在省内及全国做低碳生活演讲。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环境教育在济南三中再也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贯穿教育始终的内容。济南三中在努力提升办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职责。全体师生同学习、同实践,在生态文明、环境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本文来源: 环保局厅
22.04.2015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