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门撤侨,见证大国能力与担当

10.04.2015  17:43

  来自炮火硝烟中的一组数据,呈现中国外交在关键时刻的考验中交出的亮丽答卷:3月29日到4月6日,中国派出3艘军舰,从也门撤出中国公民613人;同时,协助来自15个国家的共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感谢祖国,我们可以回家了!”“谢谢你,中国!”在港口,在机场,在多国使领馆的门口,挥舞的五星红旗和亮丽的横幅浓缩千言万语,湿润的双眸透露着对中国无尽感激。

  许多经典场景与画面透过媒体、网络在传递,感动人心,振奋人心。这背后,有太多故事值得细细回味——

   国家行动 火速撤侨

  自今年1月以来,也门安全局势急剧恶化。3月25日,也门什叶派胡塞武装组织大举进攻亚丁市。26日凌晨开始,沙特等国对也门首都萨那等地的胡塞武装目标发动空袭。

  危急关头,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保障?

  “习近平主席下令护航编队执行撤侨任务,李克强总理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采取行动确保在也门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黄屏介绍,作为整个撤离任务的指挥中心,外交部领保中心立即贯彻落实中央指令,于3月27日下午召开部级协调会,研判也门局势,制定撤离行动方案,迅速协调各相关部门、驻外使领馆分头部署行动。

  接到撤侨任务后,正在亚丁湾海域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第十九批护航编队赶赴也门。海军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梁阳说,40小时内,临沂舰在亚丁港外完成部署,潍坊舰、微山湖舰在红海荷台达港外集结。等到陆上组织撤离人员抵达码头时,迅速靠码头完成撤离。

  时间紧迫,考验行动力与协作精神。

  撤离过程中,三个困难摆在面前:首先,对安全形势的评估需要确认。海军通过与使馆武官的联系,及时了解所撤离港口当地的安全形势。第二,后勤保障有不确定性,包括撤离人员的国籍、宗教信仰都不一样。战斗舰艇上都是战斗员,不像登陆舰或者货船有备用的舱室和存库,需要接送多少人员还不能确定。第三,对进入亚丁港口外交准入,包括停靠码头的拖船协助、离岗都不熟悉。这些情况在中资机构以及驻也门使馆的及时联络中得到解决。

  困难重重,考验应变能力。

  北京时间4月2日15时51分,就在临沂舰靠泊亚丁港之时,在右舷60度大概5公里处,警戒哨报告发现一枚炮弹落地。7分钟后,在军舰舰艏码头20米处,一辆吊车遭到疑似坦克机枪扫射,数枚流弹击中吊车。发现情况,现场指挥员立即搜索警戒范围,对码头上还没来得及上舰的人员进行贴身护卫,同时启动应急措施,舰艇马上备航,其余人员迅速上舰,在确保侨民安全的前提下强行出航,迅速离开码头。

  危急之中,更见中也两国牢固友谊。

  中国驻也门大使田琦介绍,军舰入港许可,需要军方很多人签字,签字之后要交给港务局才能得到落实。让我们感动的是,也门军方人士接到中国使馆请求后,自己开车找到相关上级领导签字,当天就把许可证办下来了。撤离运送过程中,也门方面无论军方、内政部、警察部都全力予以配合,235公里的公路途经9个检查站一路畅通。使馆的车队直接开到码头登舰。

  一位也门政府官员对田琦由衷地说:“你们在这儿是最安全的,比我们都安全,全体也门人员都是你们的保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