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连营:互保贷款危局丛生 求助高利贷成饮鸩止渴

04.04.2017  19:27

  “现在企业间的担保和借贷成了一颗定时炸弹,我就差点被拖垮。”济南一企业主马华(化名)说,这几年身边有很多悲惨的例子,一位朋友借高利贷也难填担保的窟窿,因此走上绝路……

  日前,互保贷款这一曾是民企“救星”的贷款模式再次闯入公众视野,相比政府转圜其间的大型企业,中小微企业通过互保从银行贷款引发的资金风险更加普遍,甚至转向借高利贷渡过难关,一步步走向深渊。

  记者调查发现,从互保贷款、资金断裂、借高利贷到最后跑路,成了一些民企“危机四部曲”。

  看上去很美

  马华的公司是做软件的,成立于1998年,能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行业里立足20年,论说和其他中小企业相比资质还是不错的。但和所有中小企业一样,马征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抵押物。软件企业有一个特别大的软肋——轻资产、贷款难。

  无抵押、家底薄、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银行自然拒贷,但企业需要信贷支持才能活。为顺利从银行贷款,互保成了很多中小企业借贷的出路。“抱团联保互保,成了彼此熟悉的企业间选择的模式。”马华说,企业联保,就是几家企业给一家企业担保,假如这几家里面的某个企业也需要贷款的话,其他企业就反过来再给它担保,这就慢慢形成了一个互保圈。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中小企业普遍融资难、融资贵的背景下,很多地方的监管部门曾一度推动这一模式。互保贷款由此成了为民营企业提供强劲融资支持的“阿拉丁神灯”,规模急剧扩张。

  驻济一商业银行负责企业贷款的负责人介绍,为支持实体经济,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有“两个不低于”要求,即“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为完成任务,各家商业银行重视中小企业贷款,联保互保模式应运而生。中小企业借此可解决担保不足问题、银行感觉可降低风险,看上去各方都受益。

  断裂的链条

  马华很快意识到了互保的风险。“我的一个老大哥给其他公司担保,结果那家公司欠了银行贷款跑路了。银行找他追究担保责任,无奈之下借了2000万元高利贷。多好的一个人,就这样走上了绝路。多好的一家企业,就这样完蛋了。”说起朋友这段经历,马华仍心生悲凉。

  经济形势不好,这种企业间的担保和借贷就成了定时炸弹,马华差点被朋友拖垮,“一个和我互保的企业,最后人找不到了,去法院起诉官司赢了,可去厂里一看,到我这,已经是第五道查封令了。”

  前些日子,一家银行的负责人看见马华时好一顿感慨,当时和马华一块贷款的那十几家企业老板,跑路的跑路、失踪的失踪,就剩下马华和另一家企业还在正常经营。“我算运气好的,起码企业还活着。这种走在钢丝上的日子还能挺多久,我心里真是没底。”马征说。

  实体经济上行阶段,大家都好;一旦经济不景气,一家出事,担保圈里其他企业也跟着遭殃。济南一家企业负责人现在都感到后怕,互保圈的人跑路,老实留下来继续办企业的人,最终要扛上担保圈的所有债务。

  “互保本身就是担保的虚化和信用透支。互保的老板信用都差不多,相互担保,其实等于没担保。”

  高利贷毒药

  如何保证企业资金链不断?中小企业办法不多,目前大部分类似企业只能贷出一年左右的短期贷款。

  马华说,如果是生产型企业,贷了500万元盖厂房,谁能保证一年就回本?续贷时,银行为降低风险,需要再走一遍审批程序,至少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有一次,审批程序走了三四个月,马华等得心急如焚,幸亏最后批了,不然可能企业已经不存在了。

  为把钱先还上再申请新的贷款,很多企业都要走民间借贷这条路。马华说自己认识的老板里,不少都是这样“倒腾”的。他们的想法是,银行贷款很快下来,就把高利贷还上了。殊不知,这中间一个不小心,很可能就被吸进去。

  高博(化名)是菏泽成武县一家企业的老板,企业一直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少有贷款。2009年,企业进口日本设备、扩大产能规模,开始从银行贷款。就是在等续贷审批时,为了“倒贷款”,他接触上了高利贷。2011年,他欠下的高利贷也不过100多万元。可后来发生的事,已远非他能把控的了。短短两三年时间,高博在银行贷款与高利贷拆补中就形成了870万元的黑洞。这意味着,高博每月须支付高额利息就达50万元,一年600万元。

  就在3年前一个晚上,七八个高利贷公司上门追债,高博万念俱灰,给朋友留下一句话:“今天晚上我就要结束我的生命了。”随即挂断电话。最后,他的朋友在旧厂房一个黑暗的角落找到了他。如今,高博的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已经找不到人了。

  解锁互保圈

  近日,聊城“辱母案”引发关注,于欢母亲苏银霞其实就是互保链条的受害者。据媒体披露,苏银霞是聊城地区中小企业互保套贷利益链条的活跃一员,通过互保等方式向银行借款1800多万元,遭遇钢铁行业不景气周期,她没能熬过来,面临多起银行诉讼,她选择求助高利贷,引发了后来的悲剧。

  2015年山东聊城市两会,该市人大代表陈金水就提交《关于“建议有关部门加强重视企业‘互保、联保’风险防控的建议》,他写到“许多中小微企业采取三、五家企业之间‘互保、联保’的方式从银行获得贷款……一旦发生断点,原本一家企业的风险就会蔓延至数家,成为集体性的风险和灾难。”

  驻济一位银行业负责人表示,银行业自身在反思互保模式这样的“金融创新”。2016年9月,山东省金融办在《山东省金融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要求,扩大抵质押物范围,积极发展信用贷款,提高抵质押和信用贷款占比,降低互保联保贷款比重到30%以下。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普遍存在,更主要还是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贷款融资条件不对等、不对称。如何化解互保贷款的连锁风险?有金融业内人士表示,短期来看,需要将担保链企业成员控制在5家左右,限制企业对外担保的资金规模,大力发展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政策性担保公司和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而未来要想真正解开互保贷款的“症结”,长远之策是建立个人和企业统一的信用评级体系,通过大数据平台展开贷款征信,真正实现小微企业贷款的“去担保化”。

  “当然,企业自身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也非常重要,不能盲目借贷扩张。”该人士说,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时候,更考验企业战略眼光。一旦借来的钱投错方向,很可能一个小错就会让一家企业垮掉。

作者:李永明 董莉   网络编辑:曹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