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库连通 三水在握 试点区域内河水系项目累计补水1880万立方米

28.09.2017  23:59
五库连通 三水在握 试点区域内河水系项目累计补水1880万立方米 - 济南新闻网
来源: img01.e23.cn

  五库连通工程每天为兴济河补水5万立方米。

  因水而生、因泉闻名的泉城,有着它鲜为人知的一面,那就是资源性缺水严重。而加快海绵城市建设,顺应自然,提高城市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能力,成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立足优化水资源配置、满足城市供水需求、改善河道生态环境、促进泉群持续喷涌,海绵城市内河水系项目部实施了五库连通工程,编织地表水、黄河水和长江水“交融”的大水网格局,为百姓勾勒了生态、自然水环境。

  为加强济南水源支撑和保障,2014年10月,我市启动五库连通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王强介绍,工程充分考虑既有输水线路及地势情况,在利用20余公里锦绣川输水渠道和5.7公里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输水工程管道的基础上,维修改造原有的5.67公里渠道和5.4公里隧洞,并新建6.38公里隧洞和新铺设11公里管道,全面连通卧虎山、锦绣川、兴隆、浆水泉、凤凰湖(孟家)5座水库。“尤其是锦绣川水库,可借助地势优势实现水源自流入下游3座水库,无需加压调配。”

  如今,济南已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当地地表水3种水源的联合调度。除5座水库外,水源还可向南郊和分水岭2个水厂供水,并向兴济河、全福河、洪山溪、大辛河4条城区河道,以及邵而—展村、大涧沟等8处泉域强渗漏带进行生态补水,构成5座水库、2个水厂、4条城区河道及沿线8处强渗漏带的“5248”水系连通格局。

  位于二环南路南水北调兴隆泵站西北侧,兴济河南侧河堤上不断有清水涌出,好似一处大型景观喷泉。该水源便来源于五库连通工程,每天约有4万立方米水在此喷薄而出,顺着河道向下游流去,保证了河道四季长流之水景。王强说,兴隆泵站西侧河道内还有一处出水点,每天有1万立方米水补充兴济河。

  自去年4月,五库连通工程运行以来,已累计补水1880万立方米。据测算,五库连通工程日补水最大规模为15万立方米。“为了让这些水源都能得以利用并下渗补泉,一个新的工程——五库连通延伸工程也已全面开工。”王强表示,通过对沿线大涧沟、邵而—展村、泉泸等8处泉域强渗漏带进行生态恢复,提升城市景观的同时,更有助于将水源更多地补充地下,促进泉群持续喷涌。

作者: 鲁婧   网络编辑:田艳敏